第39章 三人成虎
张二夫人瞧见这些蠢人的模样, 几乎气结。她是不想管那徐慧琴的生死, 可她害怕徐慧琴败坏二房的名誉啊!
早知如此, 当初拼着脏手也该除了这贱婢,如今却一失足成千古恨,叫那蹄子不知跑哪儿去了。
仆妇见她来来去去在房中踱着步子, 显是忧心如焚, 遂战战兢兢提议, “不如请大太太帮忙找寻……”
二房毕竟人微言轻, 分不出太多人手, 大房却与五城兵马司相熟,找个人想来轻而易举。
张二夫人当机立断,“不可。”又冷笑道, “大房正愁没个由头扎筏子呢, 抓到这件把柄,岂有不趁机发作的?我还没那么愚蠢。”
尽管萧夫人向来懒与她计较,可张二夫人以己度人, 觉得萧夫人不过表面看着云淡风轻,实则时时在盯二房的稍,唯恐不能置二房于死地, 她可不能往枪口上撞。
有那么一刹那,张二夫人甚至疑心人是叫大房给藏起来了,可徐慧琴在城郊住了好些日子,也不见大房过问半句,怎的忽然管起闲事来?
莫非是那柿子蒂粉的事被人察觉?张二夫人冷汗津津, 转眼就自己否定了猜测,傅凝霜若发觉其中的关窍,怎会照常服用那些糕点?
大概是自己想多了。
张二夫人狠狠瞪着那几个仆妇,“找,使劲找!哪怕将上京城掘地三尺,也有将人给我带回来!”
她倒不信了,一个大活人还能凭空消失不成?就算是死了,张二夫人也得见着尸首才能放心。
仆妇们唯唯答应,心内却暗暗叫苦:说得容易,京师人来人往,总不能一个个拦住盘问,张夫人光会差遣别人,自己倒不想想,有这些工夫做什么不好,何苦同个女子置气呢?
荣少爷真娶了徐慧琴也不算坏事嘛,两个人血气方刚的,又情投意合,正是黄鹰抓住鹞子的脚——扣了环了,张二夫人倒惯会棒打鸳鸯。
不提二房如何忙乱,凝霜得知徐慧琴已成功被傅家接纳并站稳脚跟后,这才娓娓告诉萧易成——她心里着实有些发虚,毕竟这件事是她擅作主张,可日后若要萧家主动来提亲,却少不了萧易成的辅佐。
只能先低头。
萧易成眯缝起一只眼睨着她,“你倒会先斩后奏,人都送回娘家去了,再来承认自己的不是,不觉得太晚了么?”
凝霜心道还不是怕你拦阻才不敢说的,萧易成向来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类型,自己怎么胡来都不要紧,对家里人却严格要求——口口声声为了萧家的声誉着想,鬼才信。
不过眼下需要他的帮忙,凝霜只得陪笑道:“同为女子,我不过是见她可怜,才想着拉她一把,夫君你一向仁善,最是怜贫悯弱,想来你若处在我的位置,也会这么做的,对么?”
萧易成冷哼一声,“可你连淮安都能告诉,为何独独瞒着我,莫非在你心中,那小子比我更值得信任?”
凝霜脸上的惊讶掩饰不住,她再想不到淮安口口声声答应去保密,转头就对萧易成说了——男人都这么不可靠么?
尽管萧易成是从凝霜的心理活动推测得到,而非淮安刻意告知,可见凝霜这样震怒,萧易成也就默许了淮安的过失——虽然有些对不住那小子,但重色轻友是人之常情,想来他应该能谅解的哦。
迎着萧易成锋锐的目光,凝霜自觉抱住他的胳膊,软语撒娇,“怎么会呢?我不过是见夫君你日理万机,这才勉为其难将他召来打下手罢了,在我心里,二郎你的分量自然是最重的。”
这句实话有个前提——仅限于萧家。毕竟在承恩公府,萧易成是她唯一亲近之人,萧夫人虽好,碍着婆媳这道天然的鸿沟,凝霜没法真心实意去亲近,其他人就更不消提了。
萧易成心底的气略平了些,面上却仍冷得像冰窖。
凝霜打蛇随棍上,从胳膊渐渐攀援至肩臂、脖颈——她很清楚该如何发挥自己的女性魅力,柔声道:“那么夫君,你答应帮我促成这桩姻缘么?”
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对于这样积福行善的义举,萧易成理应很乐意才是。
不过她显然低估了狗男人的狡猾程度,但听萧易成冷冷淡淡问道:“若我帮你,你打算以什么来交换?”
真是精于算计!那可是你弟弟的婚事。
凝霜本想怼他两句,转念一想,萧易成对于二房本就无可无不可,倒是自己忙着将徐慧琴招进门对付张二夫人,这么一想,的确是自己有求于人,凝霜只得做小伏低状,“但听夫君之言。”
好像每次与萧易成的交锋都是自己先败下阵来,凝霜难免有些懊丧,等等,上次萧易成是以什么作为交换条件的?
凝霜正觉得不妙,纤直腰身便已被人打横抱起,萧易成毫无犹豫地带着她往床榻走去。
凝霜死命捶他胸膛,“你疯了?现在是白天!”
只有那等没规矩的人家才会昼夜宣淫胡天胡地呢,她可是淑女。
萧易成虽未立刻放她下来,脚步却顿了顿,淡淡道:“你不想要孩子了?”
这句话很有用,凝霜果然不再挣扎——比起毫无意义的宅斗,有个亲生骨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她便是再会使心用计,也免不了落得晚景凄凉。
何况,她的时间本也不多——因为萧易成的时间就不多,更加容不得浪费。
两人有志一同地执行造人计划,凝霜照例在腰下垫了软枕,尽管如此,却仍是累到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究竟是哪个混账说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的,结果是她累到半死,萧易成反倒挞伐有劲。
也不知是否她的错觉,总好像萧易成的身子骨比从前倒越发好了些,莫非他学了什么采阴补阳的房中秘术?
不然难以解释一个病人为何这般骁勇。
她这厢走着神,萧易成却在她唇上重重咬了口,“乱想什么,这档子事都不认真?”
凝霜险险将那些胡话脱口而出,还好及时咽回去,她恼火地瞪着这人:真敢说呢,她是因为谁才这样受累的呀?
结果可想而知,萧易成让她“累”得更厉害了,以致于事毕之后,凝霜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沉沉睡了过去。
萧易成半支着身体,轻轻抚摸女孩子光洁如玉的脸颊,发出一声连他都难以知觉的叹息——真想陪她更久一点啊。
*
张二夫人派仆妇搜寻多日未果,心中焦虑渐渐淡下来,想着莫非徐慧琴自知嫁入高门无望,灰溜溜地回余杭去了——若真如此,还算她知趣。
直至数日后安国公老夫人的寿宴上,张二夫人瞧见阮氏身边那个眉目如画的女孩子,眼珠子几乎瞪出来:不是徐慧琴还能有谁?
她几时跟南明侯府勾搭上的?
用不着张二夫人费心调查,很快她便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因阮氏根本不曾隐瞒那女子的来历,恰恰相反,她几乎遇上一个人就得复述一遍呢。
阮氏的说辞虽然书面,大概意思却很明了,不外乎她家老爷去余杭做生意时,偶然结识了一位当地有名的大儒——这话简直可笑,余杭历来为诗书礼乐昌隆之地,学富五车之人更比比皆是,随便抓个人都能称大儒了。
对于阮氏这番巧舌如簧,张二夫人心内冷笑,面上只好静静听着,直至听到阮氏见徐慧琴可怜可爱,以致将她带回,又是怎样与萧荣成相知相识,张二夫人便坐不住了。
为了佐证事实的可信,阮氏甚至拿出一对珠花,声称是两家议亲时的信物,并且不日,萧家就会来傅家提亲——她就等着未来女婿的好消息。
说罢,便带着养女翩然离去。快要定亲的女孩子,自然是不便在外头久留的,哪怕作客也不行。
面对阮氏这番作态,张二夫人起先不以为意,想着无非是长舌妇人几句流言而已,信的人才是傻瓜,阮氏这样大张旗鼓到处嚷嚷,败坏的也只是她自家声誉,无须放在心上。
可大概是这世上傻瓜太多,渐渐地,张二夫人却觉出有些不妙来,似乎人人都将徐慧琴的婚事当了真,而阮氏带着徐慧琴四处走访各家筵席,并不避讳,也让众人愈发深信不疑:若非两家确有约定,阮夫人岂敢这样言之凿凿?
到了后来,三人成虎,就连崔夫人都来向张氏道喜,还怪亲昵地朝她挤眉,“你也真是,咱们多少年的亲戚了,荣成的婚事你竟瞒着,也不让人送帖子来,莫非你我都嫌生分么?”
张二夫人被她说糊涂了,“什么婚事,难道你也信了外头那些传言?”
“嗐,这还能有假?”崔夫人笑道,以为她故意如此,“你就别装了,徐慧琴是个好女子,容貌得体,谈吐斯文,配你家荣成还是很不错的。阮夫人也是厉害,这些日子带着养女到处显摆,非但她倍添光彩,也是给你萧家长脸呢!”
张二夫人觉得十分无力,“那些都是谣传……”
崔氏半点不信,“哪有人拿这种事造假的?”她拍拍张二夫人的肩膀,亲亲热热道,“再说,你不也没出来辟谣么?”
那是因为她以为清者自清,阮氏这点小伎俩唬不了人,再者女子的名誉跟男子本就不一样,女子讲究坚贞,男子却不怕多情,谁成想阮氏将徐慧琴调-教得人模人样,如今人人都觉得徐慧琴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家闺秀,配她的荣成恰是天生一对,却没人怀疑这桩婚事的真实性。
张二夫人暗暗咬牙,决定拆穿阮氏的诡计,便朝崔夫人道:“你想,若不是傅家故意造谣生事,怎会收养一个出身恁低的女孩儿,不怕惹人笑话么?”
满以为这下崔氏就会倒转矛头,谁知崔氏愣怔片刻,继而便笑道:“那还不是为了帮你吗?我知你是位实心人,你家的老太太却极为看重门第,纵使荣成与徐氏两情相悦,身份上毕竟不太匹配,如今就不一样了,若以傅氏女的名义出嫁,这才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呢!”
一面诚心诚意地夸赞起来,“这阮夫人向来木讷,我原以为她是个呆子,谁知心肠却是极好,若非她出手,荣成哪能这般轻易抱得佳人归?来日红烛高照,花好月圆,别忘了请她喝杯谢媒酒啊!”
张二夫人,“……”
不是她疯了,就是这个世界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