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水灾

  瓢泼大雨已经下了整整一天, 一丝都没有停的迹象。

  萧晚之站在廊下,看着院子里青石地面上集起来的一层雨水,心里的担忧又添了一层。

  “秦嬷嬷, 让福伯备车回京城。”萧晚之想了想, 果断的下了决定。

  “雨这么大, 路上怕是不好走。”秦嬷嬷看了看天, 犹疑的说道。

  “只怕有地方会有洪涝灾害,如今局势不明, 在这里耽误工夫。”萧晚之蹙眉说道:“你让福伯派人去其他人家打个招呼,庄子里剩下的新鲜食物都送给他们,大师那边也别忘了。让他们做好准备,地势低的存些清水粮食,还有木炭。”

  本来想让韩老夫人也一起回去, 只是纪氏肚子大了,就怕路上出什么差错, 只能让她们留在别庄。

  秦嬷嬷下去了,没一会月白她们也收拾好了包袱,福伯将车赶到院子门口,几人都穿着厚厚的油衣, 一起上了车。

  一路有惊无险回到王府, 萧晚之立即吩咐厨房熬药汤,当差的护卫们在风里来雨里去,回来换洗后能喝上一碗防止生病。

  肃王接到消息匆匆赶回来,见萧晚之正捧着碗药汤一饮而尽。

  “这么大的雨, 你怎么能回来?”肃王皱眉说道:“就算路上不出什么差错, 你身子弱,可淋不得雨。”

  萧晚之拿起碗对他晃了晃, 微笑着道:“我不是喝了药么?你先去洗洗,然后也喝上一碗。”

  肃王身上也半湿,将她仔仔细细的瞧了,见她精神气色都好,这才下去洗漱。

  等他洗漱完出来,温热的药汤已放在了案几上,肃王端起碗也学她那样一口气喝了下去。

  “回京城的路上,官道有好几处垮塌,山石也滚落在了路上,庄子外的那条小溪,已经快变成了条大河,水已经淹了一部分田地。”萧晚之沉声说道:“庄子那片地势还算高,不知道其他地方如何了。”

  “朝廷还没有收到报灾的奏折。”肃王忧心的道:“冬日雪灾,夏日不是旱灾就是水灾,百姓苦,朝廷也苦。”

  现在还没有秋收,税粮也没能收上来,常平仓里因严相一系的倒塌,才总算有了那么几粒粮食。

  萧晚之看过历年的朝报,水灾,旱灾,蝗灾,雪灾,地龙翻身,时疫等各种灾害数不胜数,要是哪一年少了那么一两样,这一年就算是风调雨顺了。

  每次灾害过后,受灾严重的地方总会有小规模的流民暴动,然后又是派兵或镇压,或招安。

  除了这些,最大的祸根还是人灾。

  官员的贪婪与腐败是流民暴动的根源,每次灾害,朝廷都有下拨赈灾粮食,可是能到灾民手上的,能有多少?

  有些贪官最后都有被处置,可是贪官哪里杀得完,再说那些贪官,背后都有大靠山,能被处理的也不过是些被放弃掉的小喽啰。

  “要只是水灾还好,最怕的是北戊王廷趁机攻打北疆。”萧晚之忧心忡忡的道:“过了这么些年,北戊的元气也恢复了过来,今年又遇上了干旱,要是没有了吃的,那些狼崽子会不顾一切大举进攻大周。”

  肃王神色大变,喃喃的道:“大周算是承平已久,就算是崔齐,也多年未上过战场。”

  “除了北戊王廷,还有西北。”萧晚之脸色沉重道:“西北军与西越常年冲突不断,传到朝廷的都是捷报,你仔细看那些数目,杀敌数,西北军的人员数,还有庞大的军需开支,这些都经不起推敲。”

  一时两人都沉默无言。

  大周强敌环伺,圣上想当一代雄主,除了庞大的边军,各地的厢军,还有京畿营与禁军,可是要养活这么多人,大周的国库常年虚空,一直在苦苦支撑。

  兵丁没有饭吃,可是要哗变的。

  遇到天灾人祸,看似庞大繁荣的大周,会像被虫子蛀掉的房子,轰然一下倒塌。

  “要是有水灾报上来,让钱几道去赈灾。”萧晚之想了想说道:“钱几道为官朴实务实,就是吃了不善言辞的亏,在做实事上面,他比徐仲甫还强些。”

  “到时让钟石跟着他去。”肃王略一思量后补充道。

  钟石已经愿意出任王府长史,只是现在户部在用新记账方式整理账册,忙得不可开交,肃王答应他秋收过后再来王府。

  “好,无论遇到什么阻力,一定要拦下来,大周已经不容有任何的闪失。”萧晚之郑重的说道。

  …………………………………。

  如萧晚之所料,报灾的奏折快马加鞭递了上来,肃王等一干重臣都被叫进了宫。

  圣上坐在椅子上,脸色看上去无比灰败。

  这是天要亡大周么?

  两湖道水土肥沃,有无数的湖泊河流,是仅次于江南道的富裕之地,如今粮食快要收割时,却遇上了水灾,无数的良田房屋被洪水席卷而空。

  “徐尚书,你说说,还有多少粮食能拿出来吧。”圣上恹恹的开口道。

  徐仲甫大致算了算,要是户部册子上记录的数额能与常平仓的实际存粮对起来,那两湖道还是能撑一阵子。

  他按照户部的数额说了,补充道:“京畿周围的常平仓还有些存粮。”

  “京畿周围的不能再动了。”郑相心底微叹,京畿周围的存粮已到最低的线,要是再拿出去,京城要是有任何异动,大周怕才是真正危险了。

  “如今赈灾迫在眉睫,要选个合适的人出来才是。”司相也开口道,他没有说出口的是,要是人没有选好,只怕会灾上加灾。

  “臣愿意前去。”崔齐这时站出来说道:“臣快马前去,也能早日让两湖道百姓领到赈灾粮食。”

  魏王也立即附和道:“我也附议,崔枢密使有领兵打仗的经验,要是那边有异动,也能指挥兵丁镇压。”

  圣上沉吟了下,看着肃王问道:“老四,你有什么想法?”

  “我也愿前去赈灾,为两湖道百姓尽一份微薄之力。”肃王叉手施礼道。

  “老四,你可别逞能,这次两湖道受灾范围广泛,可不似上次单县,你能急行军前去吗?”魏王不悦的反驳道。

  杜相也开口道:“臣以为,崔枢密使能当此大任。”

  郑相与司相没有说话,福王一反常态开口道:“我认为,户部钱侍郎能当此大任。”

  魏王嗤一下笑出了声。

  “老二,大家在商量国家大事,是显摆你那点小私心的场合吗?”

  福王不理魏王的嘲讽,认真的说道:“赈灾不是行军打仗,是需要心里有算计,不说对各地的钱粮数额了如指掌,也要清楚究竟能拿出来多少。要是说行军布仗,崔枢密使当仁不让,可是要说到算账,能比得过钱侍郎的有几人?举贤不避亲,我举荐他,完全是为百姓着想,若有一丝一毫的私心,叫我不得好死。”

  他说完看了眼魏王,好似在说,我发了毒誓,你敢吗?

  魏王气得脸色都变了,只碍于屋内众人,一时不好翻脸。

  最近天热,圣上觉得身子沉,不太舒服,此时更觉得胸闷气短,眼前阵阵发黑。

  他深深的喘了口气,扫了一圈屋内的众人。

  “既然争论不休,那就表决吧。”

  肃王觑圣上脸色不对,强压下心头的担忧,沉声开口道:“我认同二哥的话,钱侍郎精于钱粮赋税,他的确比我合适。”

  屋内的人纷纷表了态,郑相司相,徐仲甫支持钱侍郎,裴相与司相支持崔齐。

  加上福王与肃王,同意钱侍郎的人比崔齐的多上一人。

  崔齐眼里闪过一丝阴霾,不过他很快恢复了常态。

  只是魏王的脸色当即沉了下来。

  他又着了老四的道,没想到他的用意根本就是推钱几道出去。

  老二真做了老四的走狗,几棍子都打不出个屁来的窝囊废,这次居然敢跳出来了。

  魏王算计得很好,老四那样爱出风头的,肯定是要举荐自己去。

  就算有郑相与司相支持,钱几道也就三人支持。

  徐仲甫他以为定会支持崔齐,要是钱几道去赈灾有了功劳,那他这个户部尚书的位置还坐得稳么?

  虽说他有意于相位,可是相位岂是那么好得的?还不如脚踏实地的守住现在的位置。

  在魏王看来,徐仲甫也是个蠢货,就这么迫不及待的将自己放到政事堂里去了。

  圣上又吩咐将钱几道也传了来,当即商议好了赈灾细则。

  商议完后,待其他人离开,肃王留下与圣上密谈了许久。

  “老四,我老啦,以后这大周,得看你了。”圣上无力的笑了笑道:“可你府里没有孩子,后继无人,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郑相的外孙女不错,我让你娘去找林夫人说说,就送到你府里去做侧妃吧。”

  肃王大惊失色,当即跪了下来。

  “爹,我府里人已经够了,近些时日不是这样的事,就是那样子的意外,等稍微安稳些,我们一定会生的。”

  “你怕萧氏?”圣上淡淡的说道。

  “与萧氏无关,姜侧妃还不是好好的在王府里住着?”肃王心脏蓦地抽了一下,酸涩难安。

  圣上以为萧晚之善妒,不允许他有侧妃小妾,也不允许他与别的女人生孩子。

  可殊不知,萧晚之根本就不在乎。

  她待姜侧妃客气周到,从不管他晚上歇息在哪里。

  圣上眯缝着眼看了看他,挥手让他退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农业社会抵挡天灾的能力很低。

  不过这次灾害只是一个引子,会很快就写完,请耐心等待。

  谢谢你们能看到这里,鞠躬。

第63章 水灾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越女主一心搞事业最新完结+番外章节

正文卷

穿越女主一心搞事业最新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