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所以之前你激动地说的那个皆空,是俞空阳?”花芸看着杜宁,瞠目结舌。
“是的。”杜宁点头。
花芸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浏览上次“爱心”风波事件,吃了自己一口震惊的瓜。
网友说得有模有样,甚至连她和俞空阳的同人文都开始有产出,而她这个当事人,却还被蒙在鼓里,最搞笑的是,这件事的起因只是贝淼手滑按的几颗爱心?
贝淼一听两人提到这件事,尴尬地冲花芸吐了吐舌头,缩着脖子表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花芸叹了一口气收起手机,注意力又放到这次公关上。
“所以姐的公关方案是?”
“我准备联系俞空阳,让他和你假装一段时间情侣。”杜宁把电脑屏幕转向花芸,解释道,“这样一来就比较好办,而且在这里推波助澜的第二方势力也是在将战火往俞空阳身上引,如此一来,我们就化敌为友了。”
“怎么说?”
“如果我没猜错,第二方想保的人我认识,这公关手段也异常熟悉……”杜宁作思考状分析着,说到一半又戛然而止。
“嗯?”花芸追问。
“没事,你不用管。”杜宁意识到什么,改了口,“想想怎么和俞空阳联系吧。”
“不是,姐。”花芸找到机会赶紧反驳,“我还没同意这么做呢。”
“为什么?”杜宁诧异,从前出事的公关一直是她一手操办,花芸几乎没有提出过异议。
她又补充:“这是最好的办法了,我们没有摸清楚背后最大的黑手第一方是谁,当然他们肯定也不知道莫名出现的第二方势力会找出俞空阳来挡他们的道,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顺水推舟而已。”
“没有什么别的原因。”花芸去吧台倒上一杯水,抿了一小口,“只是不想拖无关人员共沉沦。”
“如果俞空阳同意,就不叫共沉沦,我有办法说服他。”杜宁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且很巧,前段时间俞空阳发的照片里有乔依,正好和有小孩这一条对上,这样就不用提供现场照片,能保护更多的人。”
“……”
保护更多的人?
花芸知道,要保护的至始至终只有姜郁一个而已。
“再想想吧。”花芸抬头看向头顶的吊灯,明晃晃地刺眼,她苦笑一声,“我和俞空阳不熟。”
“这是商业手段不是讲人情,不需要熟不熟,公司会给他应得的利益。”杜宁公关过太多类似的案子,根本不明白花芸的心思。
“……”
花芸没再应话,低头玩弄手里的玻璃杯,细长的食指沿着杯口一圈圈地划着,心情沉重。
“别犹豫了。”杜宁急得跺脚,“我现在就联系俞导要俞空阳的联系方式。”
“等等!”贝淼突然出声打断她。
她一手抱着顾涵,身前的吧台上放着手机,一手滑动着手机屏幕,内容惊得她险些说不出话来。
杜宁凑过去:“怎么了?”
“又出事了……”贝淼狂咽口水,吓得不轻,“恐怕用不到俞空阳了。”
“什么意思?”杜宁劫下她的手机,眼中所见,恐怕所受惊吓不比贝淼轻,“这……他疯了?”
而两人这样一惊一乍,受惊吓最多的莫过于花芸了,她自顾用电脑进了微博,才知道原来五分钟前,姜郁发了个微博。
很直白简单的一句话:男的是我,孩子是朋友的,花芸是前辈。
微博一发,短短五分钟,网上就炸开了锅。
评论区也是各方势力争得你死我活:
[相信崽崽,和前辈吃个饭而已,明星就不能有朋友吗?
始料未及,我磕的CP是真的!
都听我的!我相信姜郁,因为皆空和花芸才是真的!
无风不起浪,原来男主是你。
崽崽下部戏和前辈合作,加油!
都说了是前辈,散了吧。
我看真的要散,搞什么居然有女朋友,脱粉了。
虽然这个前辈很优秀,但是孩子我实在接受不了,哥哥再见了。
……]
花芸粗略看了一遍网上的大致风向,弄明白现在算是姜郁以一己之力把火力都吸到了自己身上,脱粉言论一个接着一个,大多都表示他转型期还需要粉丝居然谈恋爱,反倒花芸成了那个手拿影后奖项却被拖累的人……
“现在怎么办?”花芸胡乱抓了抓凌乱的头发,虽然她不同意之前和俞空阳假装情侣的主意,但也没想过要推姜郁出来。
现在这个情况,真的是始料未及,打了她们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这不是代原的风格。”杜宁摇头。
艺人亲自发博澄清是公关的最不得已手段,她和代原同事这么多年,深知那样的老狐狸不会做出这么不明智的事,倒是之前暗中推波助澜往俞空阳身上引的那股力量,别有一番味道。
“我知道。”花芸接话,“姜郁他太任性了,现在只能想办法把伤害降到最小。”
“现在有什么伤害?现在没有伤害。”杜宁摊手,转身把电脑合上,去抱顾涵。
“?”花芸一直跟在她身后,追问,“怎么没有了?网上这么多脱粉的,我不能连累他啊!”
“嗐,”杜宁漫不经心,“反正我是看明白了,之前第一波人要逼我们推出来的就是姜郁,而第二波按死缺口的是代原,只是谁也没想到,姜郁他自己这么有担当,反正我很欣赏他。”
“这不是欣赏不欣赏的问题。”花芸更急了,“既然有人别有目的,我们就要找出第一波人啊,否则还有下次怎么办?”
“你说的没错,但是……”
“你们别吵了。”贝淼手里的顾涵别杜宁接走,她得以上网监视风向,发现又出了一个很不利的热搜。
“怎么了?”
“这儿有个热搜叫‘请前辈表态’,不知道是谁买的,热一是姜郁脱粉的一个大粉要求花芸姐对姜郁的微博做出回应,恐怕这件事还没完,不知道姜郁看见这个热搜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