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豫章公主番外十二
花厅里正在商议, 忽得听见百花屏风后砰的一声,应该是撞到了什么物件。
“谁这么冒失?让您见笑了。”霍王妃起身,留下丈夫与萧家的使臣密谈。
走到屏风后就看见女儿脸色苍白, 紧紧咬着下嘴唇,身子都在发抖。
“咱们先回去, 让你爹爹问清楚情况。”王府里也听说了葛家一事,但是并不知道萧显因此受了重伤,以为另有隐情。
“什么, 萧兄竟然伤得如此之重?!”霍王爷大惊, 压低声音与使臣交谈,“可还有救?”
使臣的眼光更加黯淡下去, 长叹一声,无奈的摇了摇头。
“本来夫人想要与王爷王妃商议早点让殿下过门,但是世子执意不肯,非要退婚。”使臣面露难色,可能是在长安相处不甚愉快吧。
强扭的瓜不甜, 霍王爷倒是理解的,萧家对他有恩, 若是仅仅因为萧家主公伤重拖延婚期而退婚,那霍家是绝对不会背信弃义的, 反而更要雪中送炭, 赶紧把亲成了。
但是人家没看上自个儿女儿,那他也不能上杆子嫁女啊。
“禾庭, 拜托你将这封书信给萧勋。”王泽打算和萧家的使臣一同离开, 两家曾经的鸳鸯白玉佩已经交给使臣带回了。
王泽将信塞进衣襟小心收好:“你放心,书白不是出尔反尔之人,一定有内情, 我去找他,让他亲自向你赔罪。”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王泽的回信依旧没有收到,霍令善面上无事,心里却着急。
每日里茶饭不思,每天十几趟让人去门房问有没有她的信件。
枫蓝等每次都失望而归,看着自家殿下每每失落的神情和日渐消瘦的面庞忍不住暗暗落泪。
这已经入秋了,听闻匈奴人大举迁回珊瑚草原,这是摆明了金秋有场大战。
“你到底什么时候能抽出时间来?左右不过两天路程而已。”王泽跟在萧勋后面追问。
如今他决定留在幽州与好友并肩作战,他读书为了天下,可是不止做学问这一条路,抵御外敌照样也是为了天下百姓。
早就换掉了舒袍广袖,也是和萧勋一样银色轻软铠甲护身,刚刚随人从城墙上视察下来。
边境寒冷,这才九月,已经下了一场大雪了,远处关外白皑皑的一片,萧勋知道这场雪下去后,匈奴人的大军就要到来。
“两个时辰我也抽不出来,禾庭,你知道吗?再过一个月关外被大雪覆盖,连吃的都不好找,”萧勋将双手置于炭盆之上烤着,“斥候来报,草原上集结了十几万人马,匈奴人也就三五日就兵临城下了。”
后方的人马早就在上谷和渔阳集结完毕,只要有他们萧家军在,谁也别想踏入幽州半步。
王泽仿佛头一天认识他,这样的好友不同于平日的放荡不羁意气风发,而运筹帷幄身先士卒的气概让他折服。
“好,那打完仗,你不许食言,一定要亲自去给殿下解释。”二人痛快的说定。
这仗艰难,匈奴人拿出了破釜沉舟的气势,无他,若是这仗打不赢,今冬他们连吃的都没有了。
战事胶着一个多月了还没有胜负,幽州街面上渐渐也有人议论纷纷,是不是出去躲躲避避风头,从来没有一场仗打得时间那么久,而且主公并没有上场,是世子领兵。
“这是锻炼世子的意思?”
“谁知道呢,还是主公上不了战场了?”
“嘘,这话不能瞎说!”
“看来世子还是差点火候啊。”
霍令善的车驾行在大路上,听着连蓟县都有人开始忧心忡忡,知道的确是这仗打得太久了。
听父王说后方粮仓都快见底了,只能再拖十天半个月,不然将士们就要饿着肚子上战场了。
“哎,这扬州的大船怎么还没有来。”扬州崔家答应今年秋天仍低价卖给幽州粮食,可是这都快入冬了,还不见船来。
各大粮铺都抬高了物价,有的干脆挂了售罄的告示,直接关门闭店了。
刚刚回到家就听见花厅里噼里啪啦的声音,以及父王在与王府官员商议看看家里还能拿出多少银钱,几个大掌柜都在花厅算账,每个人身边的账本都厚厚的能有一人高。
“父王在干什么呢?”年关对账这也太早了吧,霍令善疑惑。
霍王妃叹气,原来扬州的海船前日到了港口,可是萧家拿不出银钱来,把扬州人气得要返程。
毕竟司隶那边给得价格是幽州的一倍,但是扬州还是先卖给他们,并且低价,等于赔钱了。
人家冒着风雨送来了货物,结果到头来他们拿不出钱,实在是对不住。
所以霍王爷正在对账,看看王府到底能拿出多少钱来补上萧家的空缺。
“大战之际,扬州人怎么还在乎这点子小钱啊?”看着自己殿下连嫁妆都拿出来清点,枫蓝等侍女都忿忿不平。
霍令善摇摇头,人家扬州是以商业为主,经济发达商业繁茂,最重信誉,连定金都没要就备货启程了,舍了巨大的利益帮他们渡过难关已经是大义,他们还得寸进尺不成。
“人家已经帮得够多了,朝廷可是一兵一卒一钱一粮都没出呢,这样说该让扬州人心寒了。”
覆巢之下无完卵,扬州人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徐州葛家不明白,荆州人也不明白。
幽州萧家本宅,这几日灯火通明,人人屏息凝神,还是也愁眉苦脸,十几个大掌柜凑在一处筹集了账面上仅有的三十万贯钱,可是连这次扬州粮食价钱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安夫人也是心力交瘁,一边照顾丈夫一边忧心前方战事,后边军需民生还需要她坐镇拿主意,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
“夫人,夫人,霍王爷来了!”
安夫人赶去大门迎接,实在没想到霍家雪中送炭,替她们解了燃眉之急。
“王爷大义,请受老身一拜!”
“夫人说得哪里话,本王受不起!”霍王爷赶紧扶起安夫人,紧赶慢赶他终于在扬州人离开前到达了港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嫂子,扬州人也算是有情有义,来的路上遇见风浪两艘海船进水,不少粮食被水浸了,人家直接白送了咱们。”
他已经查看过了,粮食还可以食用,晒干了再卖也不成问题,可是人家还就是白送了。
“说不定那船也没有进水,人家就是白送咱们的,这情谊萧家记下了。”锦上添花容易,可贵的是雪中送炭。
“怪不得人家能把生意做到西域去,夫人,前线战事如何?”这才是霍王爷最最关心的。
萧勋带领萧家军打退了一波又一波匈奴人的进攻,但是这些人好像不要命一样,还是如潮水一般涌上城墙。
大家都知道,后面是妻儿老小,要是攻不下渔阳,说不定他们都熬不过寒冬了。
“他大爷的!”连一向风度翩翩的王泽都忍不住骂人了,还让不让人吃口饭了。
如今城中粮仓空了,吃完这顿,他们下顿也没有着落了,渔阳的百姓轮流上城墙给他们送饭,都是家家户户省出来的口粮。
今天一个母亲带着三岁的孩子,丈夫就在城下和敌人拼命,她就在后面给大家做饭,不光她一人,城中数百妇女都加入到了军需队伍中,救治伤员,洗衣做饭,有的还争着干重活累活。
说白了都是为了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渔阳。
可是即便如此,城中也没有粮食了,大家都靠一股毅力支撑罢了。
一支利箭袭来,王泽躲闪不及,胳膊上又挂了彩。
“明天天亮之前若是没有粮草援军,你就撤吧。”萧勋替他拔出箭簇包扎上,二人趁着进攻停下的间隙靠在城墙上休息。
“你不走,我也不会走的。”王泽瞪着好友,他们有福共享有难同当,谁也赶不走他!
萧勋艰难的扯起嘴角,他的体力也透支得厉害,但是作为主帅不能表现出软弱,只有在好友面上才懒得装,一脸倦容。
“你一定要回去,替我把这封信交给她。”不知道自己能否打赢这场仗,所以他不敢应承下这桩婚事,不如就退了,她还有别的选择。
可是因为退婚她一定非常难受,所以有些话还是说清楚吧,省得她小脑袋瓜猜来猜去的。
萧勋闭上眼睛小眯一会儿,眼前是带着兔子面具的小娘子,华灯初上,他们牵着手在大街小巷上慢慢走着,真希望时间在那一刻永远都不要流逝。
“将军,将军!粮食到了,霍王爷亲自押送过来的!”有士兵在城内欢呼大喊,大家十来天没有吃过饱饭了,争先恐后的上去卸粮。
二人闻言眼中都迸发出惊喜的光芒,这可真是太及时了,有了这些粮食他们就不怕了,打了这么些时日,匈奴人的粮草也撑不了几天了,他们赢定了。
“大王,城内的探子来报,萧勋的粮草到了,咱们是不是?”一个匈奴贵族在跟左贤王丰都禁进言。
萧家军此时肯定士气大增,他们将士也筋疲力尽了,胜算不大。
眼见又要下大雪,要不撤军保存力量,要不就再搏一次。
“来人,传令立刻发动总攻,取萧勋首级者封侯爵,赏万金!”丰都下令,他在单于面前立过军令状,一定拿下渔阳,没有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