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533
难道老三才是天命所归吗?
晋国君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色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果真是老了,如果现在还是由他来担任国君的话,他估计会因为各种顾虑答应楚国君的议和请求。
只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没有接下来的事情了。
所以也合该他们晋国在老三的手上发扬光大。
恒王原本因为各种原因在国君的位置上坐的不是很稳。
可在巨大的功绩面前,那些争议压根就不值一提。
不提朝野间那些朝臣们是如何上折子歌颂恒王的功绩,就连民间的那些百姓们都以民谣来表示对恒王的尊敬。
一时之间,恒王的威望达到了最顶峰。
楚国君和齐国君带着家人们入国都后,内务府就开始准备恒王的封帝仪式。
恒王称帝后,便封自己的父亲晋国君为太上皇。
此外,他还调整了东西太后,王元元和女儿们的封号。
接连不断的盛典让整个国都比过年还要热闹。
等到所有的仪式全部结束,皇城内的主子们全都累的不行。
王元元连歇了几天才算是稍微缓过来一些。
此时也已到了春日,真是春光无限好的时候。
阿亨的婚事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
而这一回,恒王和王元元都不像以往那样借口拖延了,因为阿亨也确实到年龄了。
“娘娘,大皇子说中午会回来陪您用膳。”春红走进殿内,笑眯眯的对王元元道。
“那你让膳房准备些阿亨喜欢吃的东西,他喜欢吃羊肉汤,让膳房中午炖一锅吧。”王元元对春红吩咐道。
春红连忙应了。
阿亨早就猜到自家母后叫自己过来是跟自己说成婚的事情,但他没想到自家母后竟然会问自己有没有喜欢的女孩。
他哪里有喜欢的女孩?
阿亨自然是连连否认。
阿亨明白自家母妃的意思。
她是希望自己和未来的皇子妃能像她和父皇那样恩爱。
可是不是所有人都像母妃这样心性简单,对父皇又很真诚的。
至少他所知道的那些官家姑娘们都各有各的心思。
无论王元元怎么问,阿亨都说自己没有喜欢的姑娘。
到最后,王元元无奈,只能任由恒王为阿亨挑选王妃了。
恒王为阿亨选了首辅林老大人的孙女为皇子妃。
林老大人出身世家,为人处事也颇为圆滑,在朝中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的。
这门婚事一定下来,朝堂的朝臣们基本上都明白恒王的心意了。
他就算现在不立大皇子为太子,之后也还是会立他为太子的。
朝臣们的心思也都安定了下来,不再想着借助储君之位投机取巧。
因为恒王的几个儿子都是一母所生,而二皇子和三皇子,一个十分的喜爱读书,立志要编纂书典,另一个呢十分的喜欢吃喝玩乐,每日里就是和朝臣家的孩子们一起出去打猎寻欢。
这两个皇子,无论哪一个都比不上大皇子。
他们就算想扶持他们也扶持不起来。
阿亨的婚礼举办的十分的隆重。
大皇子妃甫一进宫就成为了宫廷里的新宠。
东西太后接二连三的赏赐她东西。
各宫的太妃也都纷纷向她示好。
王元元也很满意这个儿媳,觉得她做事很是大气,为人处事也颇为周到。
大皇子妃进宫的第一年就怀上了孩子,这也就意味着王元元要有孙子了。
起初,王元元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有些不敢置信。
她觉得自己明明还很年轻呀,怎么就已经要做祖母了呢?
在她的印象里只有五十多岁的人才会做祖母呀。
但无论怎样,能够给皇室添丁总会是一件好事。
太上皇前段时间身体状况十分的不好,据说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居然能坐起来吃些东西了。
可好景不长,太上皇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纵然这几年有太医精心为他调养,他也没有多少日子好活的了。
到了现在唯一能支撑他活着的力量就是能看一眼阿亨的孩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皇子妃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因为她担心自己生个女儿,会让太上皇感到失望。
不过她到底是教养良好的贵女,就算有些担忧,在外的时候,她还是能勉强保持镇定的。
或许上天听到了太上皇的心愿,大皇子妃如愿以偿的生下了阿亨的嫡长子,也是恒王的嫡长孙。
这个孩子的到来让太上皇老怀欣慰。
在孩子满月之后,他毫无遗憾的闭上了眼睛。
太上皇的离开对东太后打击很大。
太上皇虽然一直宠爱贵妃,可该给东太后的尊重,他还是会给的。
这也是东太后这么些年日子一直过的很顺意的原因。
可眼下,他却永远的离开了她。
东太后的精神气儿像是被抽没了似的。
她这么一生病,王元元自然是要过去她那里伺疾的。
可王元元毕竟不是东太后的亲儿媳。
东太后还想与王元元结一个善缘,这样一来,日后景王妃和孩子们也有个人照顾。
她就不许王元元过来伺候她,只让景王妃在身边伺候。
王元元耐她不得,却又真的不能只让景王妃一个人照顾东太后。
毕竟东太后是恒王名义上的嫡母。
到最后,还是康王妃提出要她们几个儿媳各自排班,共同照顾东太后。
这样一来,王元元就不用每日待在东太后的寝宫里了。
恒王的后宫一派祥和,但前朝却因为一些事情起了些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