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159
谢玉书从小长在京都从来没有离开过京都,更不要提来到西北这样的地方了。他被连绵的雪山和无边的荒漠震撼到了。
谢玉书骑在马上看着西北的风景,不知为何心中澎湃。
“谢玉书,来。”靳秦于马前回头看他,潇洒万分,“我带你在西北转转,带你在千明最北看一看。”
靳秦打马在前,谢玉书跟在后面,一路掠过耳边的是西北呼啸的风声和碧蓝的天上雄鹰长啸的声音。
“将军!”
不知何人喊了一声。
“何事?”靳秦勒停马看去。
“前线急报!”
所有人面色一肃,靳秦立刻调转马头,“即刻回营!”
千明与九临的战事向来频繁,这几年靳秦驻守下来倒还算少,前些年的时候尤其是秦君初初登基的时候战事才叫一个频繁。
“到底出了何事?”靳秦这是时隔很久回了西北,他抽调了一些兵马去了京都,留下大多留在西北驻扎。
“将军……”那士兵看了一眼谢玉书,脸色犹豫。
“不必避讳,谢大人就是朝廷钦赐来西北查看军情的。”
那士兵这才放了心,微微一拱手,禀报道,“将军,从上月开始,九临兵就开始对我们边防处处骚扰,可是却又不像是要起战事的样子。”
谢玉书闻言皱了皱眉,出声问道,“请细说。”
“是这样的,之前九临的兵经常会寻隙滋事,我们初初未曾理过,可是他们见我们没有动作便变本加厉,等我们兴起狼烟要出兵的时候九临的兵有偃旗息鼓,就这么反复折腾了一个多月。”
反复折腾了一个多月又不想打仗,却频频滋事?
“主动出击不可能没有目的。”谢玉书沉吟道。
“可是九临确实一次都没有出过兵。”
谢玉书脸色一沉同时看向靳秦,“目的不在此!”
靳秦心中一凛,“何意?”
谢玉书沉着冷静,“若想起战事,不必如此,但是九临这般寻衅滋事一个月分明就是有目的可图。不为起战事,就是声东击西了。”
“难道九临的目的是想让西北军回北?”
谢玉书摇摇头,目光沉静,“靳将军,怕就怕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让你回北。”
这一句话如一盆凉水泼下,靳秦心凉了个透。
“先前西北的事情传来京都的时候,大人可记得朝中都举荐谁回来?”
靳秦,“我。”
“但之后科考的事情出来以后,因我文武双科状元,陛下派遣我来了西北,在路上却又遇到了一群训练有素的劫匪逼的大人自京都赶来救我,再护送我来西北。”
谢玉书没有再往下说,靳秦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咬着牙看着京都方向,“有人逼我离开京都!”
谢玉书此刻心情也十分沉重,“若是陛下逼您离开尚且还算好事,怕就怕不是陛下。”
靳秦知道他的意思,他鹰眸锐利,“怕就怕,是有人勾结九临逼我离开京都好对陛下下手!”
“谢玉书已然到了西北,此处靳将军若是信我便留我在此。”
靳秦别说信不信了,他此刻想到有人想趁他不在危害秦君已经怒火滔天。
“报——!”
外头跑来一个传令兵,捧着一封密报。
“将军,京都急信!”
靳秦立刻上前夺过信来看,这字迹稚嫩,竟然是他儿子秦言的亲笔。
“父亲大人,请您速速归京,母亲危难。”
这字迹是秦言的不曾有假,他走前给秦言留了自己的亲信,想必这信便是自己的人亲自送来,否则秦言不可能唤他父亲。
“陛下果然出事了!”靳秦撕碎了急信,疾步冲出大帐上马,走之前看了一眼谢玉书。
谢玉书连忙作揖行礼恭送他。
靳秦咬牙,打马出了大帐,谢玉书,别让我和陛下失望。
-
京都的天慢慢变了。
不知为何,陛下近来脾气急躁,不仅在朝堂上处罚了几位大人就连在宣政殿里也打骂了不少下人。
宫中人人自危,不知陛下近来为何心情如此不好。
“滚——!都给朕滚!”
秦君在宣政殿内将所有的奏折笔墨都挥下了桌案,李宝看着心惊。
从前陛下就算再生气也不会这般发火动怒,更不和动辄处死宫女太监,可是陛下最近不知为何……
“太子殿下到——!”
前方太监唱诺,李宝赶紧去迎。
“李宝公公,你急忙叫我是母亲…是陛下出什么事了吗?”秦言迈着步子过来,扬着小脸问。
“小殿下,你快去瞧瞧陛下吧,陛下瞧着像是不太好。”李宝不知要怎么说,只说了句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