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账房21
李金宝没解释休沐,只说了码头对于休沐的安排,想来这个时代休沐也是人人都懂的事,宋明非便没有再问。
“那我就放心了,我还以为是味道不合这里的口味,他们吃过一次就腻了。”不是他的问题,林繁就没那么担心了,语气也轻松了很多。
“你那手艺是一顶一的,怎么会吃腻,我娘都说活那么大岁数,还没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嗯。”李金宝一番夸赞后,是宋明非低声的认同。
果然过了休沐日,来买的人又多起来,准备的东西几乎都能卖光。
但这几天下来,宋明非也摸清了码头的规律。
码头人流最多的时候是中午,晚上大多都是有限的船员来吃,他们有钱可以做些更精致东西卖,但量要比中午小很多。
中午有扛工来吃需求量大,但中午休息时间很短,林繁的制作能力也有限,加上中午李金宝会来帮忙,林繁一个人就忙的过来,完全用不上他。
晚上宋明非跟林繁聊起这些事,提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顺便说了自己的想法。
摊位上的事,他会继续帮忙,但他之后还会去找工作。
林繁知道宋明非优秀惯了,不论在哪都想发挥自身价值,不会甘于做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也没有劝。
“慢慢找,反正咱们现在也有活干,不用那么着急。”
林繁说话时,特意的加重“咱们”两个字,意思是这摊位是属于他们俩的。
宋明非听的明白,可也正如彼此心知肚明的,他并不甘于做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两人说明白之后,宋明非上午会帮忙处理食材,中午卖完之后,宋明非就会去城里转一圈,看看有没有新招人的地方。
说来也巧,在城里没找两天,倒真让宋明非遇到一家新招人的店。
店家那边刚将写了赤红“急”字的告示贴出来,这边宋明非直接就看见了。
这家店是专卖笔墨纸砚的,因为账房得了急病,才这么急着招人。
这种店面一般都是简单的进出货账务,对宋明非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老板对他的表现也十分满意。
然而无论多么满意,总是逃不过户籍牌的问题。
“不知你这户籍牌什么时候能补好,若是那时候我还未招到账房,你可再来试试。”听说宋明非户籍牌丢了,店家有些可惜。
“可能需要些时日。”宋明非不敢明说,又马上补充:“我可以做账房的工作,但不要账房的工钱,普通伙计的钱就行……”
宋明非努力为自己争取,店主还是摇头拒绝,没留任何余地。
他们是边/境查的严,店家不想承担任何风险。
言至于此,无需再多说,宋明非只得告辞。
门口,云鼎茶楼的老板娘拎着食盒跨步进店,正赶上宋明非出门,月娘觉得眼熟,放下食盒转身追了出去。
“刚我便瞧着像小恩公,果然没认错。”月娘没走多远就追上,见真是宋明非忙拽住了人。
月娘有三十五六岁,自认跟宋明非差了辈分,所以并不像普通男女那样避讳,叫住了人就在街上聊了起来。
宋明非莫名被人拽住,愣了一下才想起来这人是谁: “不过是举手之劳,不必叫恩公。”
“这不是不知道小恩公叫什么嘛。”月娘笑着丝毫不在意这些称呼,随口问道:“小恩公你怎么在此处?”
月娘问的时候,眼睛瞟了一眼之前他应聘的店,估计是问他为什么从这个店出来。
应聘账房,也不是什么秘密事,宋明非不打算多聊,就直接说了。
结果答了之后,月娘问的越发多了:“小恩公这会出来是没成?”
“嗯,我户籍牌丢了,没成。”
宋明非说了,就打算离开,只是月娘根本就没给他机会。
“你在此处等等,我认识这家老板,我去给你说说。”说着月娘就要去找人。
宋明非见状赶紧拦下:“谢谢,还是不必了,边境查的紧,就不给人添麻烦了。”
“无妨,其实不要没户籍的都是应付官/府的,也怕招到什么杂七杂八的人惹事,你在这等着便好。”说完月娘直接离开。
上次她被歹人抢了银钱,宋明非救过她,但并未要任何银钱,她一直想还这份恩情,还仔细打听过老书生两人的消息。
只是那天之后老书生也再未见过两人,她只得作罢。
如今宋明非来应聘,她能说上话,自然要帮忙。
而且她知道对方这人品,只要算账没问题,用着定能安心。
财帛最动人心,听说宋明非将十几两的银子原封不动归还,邱老板也有些动心。
毕竟宋明非能力非常不错,确定不是什么歹人,替他担些风险倒也无妨。
邱老板琢磨了一会,最终点头,只是户籍牌回来前,只能给学徒的工钱。
补个户籍牌,最多也就一两个月,月娘觉得这是无大所谓的事,让他们自己商量就行,自己没必要在这多说,便出去将人叫了回来。
月娘叫来人,又等邱老板跟宋明非说好工钱,才说自己有事。
“那我走了,点心记得吃。”老板娘走的时候,丝巾拂过邱老板的胳膊,宋明非这才知道两人的关系。
云鼎茶楼的老板娘走后,邱老板就带宋明非熟悉环境。
这家店分为两层,下面卖些笔墨纸砚书画字帖,上面则是给文人雅客闲谈的书阁,里面有许多珍贵的书籍,供书生们查阅。
“咱们店的账房,要管店和上面书阁的两套账,早晨还得帮着整理书阁的书。”邱老板带宋明非逛完,又交代起工作内容
“好。”宋明非跟着邱老板下楼,应声回答。
“要是有什么要问的,就找老刘,他是店里的掌柜,大大小小的事他都管。”两人路过柜台,邱老板指了指柜台前的中年人,随后对刘掌柜开口:“老刘,你带小宋去他去后堂看看。”
刘掌柜微胖,弯弯的眉眼看起来慈眉善目,说话也和气,不但宋明非去了他工作的后堂,还给他介绍了店里的学徒和伙计。
学徒和伙计不同,学徒认字,一般都是跟账房学做账,帮着数点货物,虽也迎来送往的,但跟账房接触的最多,刘掌柜提点着,让他得尽快熟悉起来。
伙计多是打杂,接触不多,打过招呼便完了。
宋明非话不多,情商却不低,只要他愿意,几句话简单的话,就能给人留下个好印象。
折腾这么多天,终于找到工作,哪怕以后仍然需要解决户/籍/牌的事,哪怕现在只有学徒的工资,但宋明非依然很开心。
甚至在后堂查账的时候,都是带着些笑意的。
酉时六刻店内摇铃,大部分伙计会在此时收工,只留几个人看店,宋明非也结束了今天的工作。
夏天六点半,天色还不算太晚,但走去码头要半个多小时,宋明非此时去码头也赶不及帮林繁的忙,还可能擦肩而过。
若是平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会选择直接回去,可今日不同,他就是想去。
想早一点将这个消息告诉林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