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曝光
001.
“是你给我的猫。”慕知卿道。
虽然是他自己提出的要领养, 但那是任北给他的第一样东西,也是唯一一样东西。
“带出去,我就随时能见到它。我会照顾好它。”慕知卿深深看着任北。
任北静静听着, 心里却有些苦不堪言。
他要是答应了慕知卿, 那他这边怎么办?搞不好公司都要报失踪。
想了想, 任北轻咳一声, 认真地看着慕知卿,要和他讲道理。
“猫这种东西带起来很麻烦的,不光要带它经常吃的猫粮, 还得带上笼子, 以防它受到惊吓逃跑。”
“除此之外, 长途跋涉下, 它也可能因为应激反应而猝死或者生病。”
“你看, 你到国外那么远的地方去, 万一要是真的出了什么问题,又或者猫粮吃完,我都没办法马上给你寄过去。”
任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猫,慕知卿是不可能带的。
他也没有猫给慕知卿带。
听着任北的长篇大论,慕知卿幽幽地看着任北。
任北以为他还没死心,正琢磨着要把猫应激反应的厉害跟他讲清楚, 慕知卿就移开视线。
“没事的,你很快就会回来了。”任北安抚。
不止是慕知卿舍不得, 其实任北也挺舍不得。
他们俩才刚在一起, 就要分开一个多月快两个月的时间,这任谁受得了?
而且这中间还相隔许远,就算他期间有空, 想要去看看慕知卿,都没办法。
“我知道了。”慕知卿看着任北,欲言又止。
“怎么?”任北察觉。
慕知卿想了想,却摇头,还是没说。
休息室内,韩山他们说着笑着也累了,纷纷起身。
这节目做完,众人就要各自分开,去忙各自的通告。
下次见面,就是下一个剧场或者节目里了。
“保持联络吧,说不定还有合作的机会。”广一楠看向任北。
任北点点头,“希望吧!”
广一楠他们名气虽然比不上慕知卿,但每一个都是目前有名有姓的一线明星。
相比起他们,任北现在虽然也挺火,但到底还是差着一截。
只要《深海之蓝》还没播出,任北这边还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这一点就不会改变。广一楠说下次合作,已经是在抬高任北。
又聊了几句后,几人各自散去。
送走他们,任北回头,正准备和慕知卿聊聊关于接下去将近两个月无法喂饱慕知卿的事,张助手就过来。
“你的助理兼经纪人在楼下,你去见见吧。见完,顺便去见一下你接下去那部戏的导演。”张助手道。
助理和经纪人这个,张助手之前就跟任北知会过了。
按常理来说,艺人助理几乎就等同于保姆,是处理艺人琐碎日常事务的人。
而经纪人,则是负责找资源,安排演出,为艺人做未来规划及包装定位和宣传,同时也负责薪酬方面谈判的人。
一般这两种都会分开,只是任北现在才重新回到娱乐圈,很多东西还处于重新起步状态,所以得慢慢来。
公司这边前期就先安排了一个人过来,如果任北这边能稳住,后期会慢慢的补全。
任北幽幽地看了慕知卿一眼,只得去楼下大厅。
来到酒店楼下,任北一眼就看见应该是他助理的人。
那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穿着休闲服,拉着行李箱,看着中规中矩。
他长相普通,性格也温和,有几分老好人的味道。
任北知道他,因为任北以前就见过他。
他是任北公司的老前辈了,以前就带过好几个有名艺人。
任北入行那会,他手下的艺人就红得不行,他也就跟着风光。
不过最近几年,他手下的艺人一直没什么水花,所以渐渐的少见到他了。
曾经有段时间,任北对他手下正当红的明星羡慕得不行,所以对他也多少有关注。
“夏哥。”任北上去打招呼。
他全名叫作夏风雨,比任北年纪大,所以任北叫一声哥。
“你好。”夏风雨笑笑,有些局促。
他那模样看着就像个普通公司的基层员工,没什么灵活劲,和娱乐圈格格不入。
任北却不敢轻视他。
能在娱乐圈呆上这么多年,哪怕只是一个小助理,手头上的资源也绝对不可小窥。
绿海这次对,他倒是真的挺厚待。
“我叫任北,我的资料不知道你有了吗?如果没有,晚一点我补一份。”任北一边做着自我介绍,一边帮忙拉行李箱,要带人上楼。
艺人和助理虽然算是上下级关系,但更多时候却更像是朋友。
因为整个娱乐圈,对艺人最了解的,大概就是他的助理了。
夏风雨含蓄地笑笑,没有拒绝任北的帮忙。
进了电梯,他也大概说了一下自己的情况。
“我知道你,来之前公司给了我详细资料。公司这边安排我以后都跟着你,所以以后就多指教了。”
“我以前也跟过几艺人,每个人习惯都不同,如果有什么,希望你可以直接告诉我。”
“好。”任北应下,两人前期肯定是要磨合的。
上了楼,任北带着夏风雨去了他的房间。
等他收拾好东西,两人又下楼去了张助手说的地方,见任北下一部戏的导演。
路上,夏风雨大概复述了一下关于这部戏的一些事,任北一一跟他确认。
确定好所有事项,两人才进了办公室。
屋里已经坐着一个人,任北见到他,眉头当即狠狠一抽。
对方见到任北,嘴角也抽了一下。
两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空气都变得有些诡异。
“你好。”夏风雨并不意外。
因为任北下一部戏的导演,就是《镜头之下》这部综艺节目的导演。
《镜头之下》这一期的节目夏风雨也看了,所以他知道这两人见面,完全就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是你?”任北缓过劲来,神情复杂。
“希望下次我们能好好合作。”导演起身,咬牙切齿地说着‘合作’两个字。
任北呵呵傻笑。
张助手居然又没告诉他!
他都有点怀疑张助手是不是存心想整他?
知道导演是谁后,任北倒也少了几分紧张。或者说,他都有几分破罐子破摔的冲动。
那导演倒是没为难,谈了谈关于角色的事,又让任北试了下戏,这角色就算敲定了。
回去的路上,夏风雨又跟任北说了一下关于这戏的一些幕后事。
任北新接的这一部电影,和上一部《深海之蓝》是完全不同的制作。
《深海之蓝》从导演剧组投资方各方面来说,那都是国内顶尖的。
但这部戏,却更偏向私人性质。
这部电影,是导演和他几个朋友自己投资的。
“……剧组资金和人脉方面倒不用担心,虽然算不上顶尖,但也属中层。”夏风雨说起工作上的事,话多了不少。
稍停顿了下,他又补充道:“这部戏不是冲着赚钱去的,而是冲着拿奖去的。”
“拿奖?”任北倒没听说过这说法。
“你刚刚见的那导演,在圈里已经挺多年了,拍过的电影电视剧主持过的节目也不少了,但却一直和大奖失之交臂。”
“这次的电影,从剧本到选角全部都是他自己一手操办,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拿奖。”
任北听着这小道消息,心情不由变得沉重。
冲着拿奖去的电影和冲着票房去的电影,多少是有些不同的。
冲着票房去,任北压力还会小些,冲着拿奖去,光是听着,任北压力都一下就大了起来。
“你也不用太有压力,毕竟《深海之蓝》就要上映。”夏风雨笑笑。
任北顿时苦着一张脸,夏风雨不说他还不觉得,他这么一说,任北立刻想起来,这两部电影不正好撞到一起?
“所以说……”后面的话夏风雨没有说完,但任北却听明白。
这电影打败《深海之蓝》得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任北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虽然他也参加演出了《深海之蓝》,但他演的只是个配角。
而这次,他试镜的角色,却是双主角之一。
就算《深海之蓝》得奖,他最多也不过得个最佳配角,最佳男主角肯定是慕知卿的。
最佳配角和最佳男主角,中间差的,可不只有几个字。
“别想那么多。”夏风雨笑笑,“你还没开始演,压力就这么大,说不定自己就把自己压垮了。”
任北想想,觉得也是。
重新回到楼上,任北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全部抛诸脑后,赶紧去找慕知卿。
来到慕知卿门前,任北敲门,但敲了半天却没人应门。
他给慕知卿打电话,电话接通,他才知道慕知卿已经退房离开酒店。
慕知卿已经先回去,要准备出国的事。
慕知卿去退房时就想告诉任北的,但任北那时候正在见导演,所以他没敢打电话。
挂断电话,任北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又在酒店中多住了几天,接触了下他下部戏的其他几个演员。
慕知卿出国那天,任北急赶着去了国际机场,在候机室见了慕知卿最后一面。
送走慕知卿,身边没了小尾巴,任北一下子还挺不习惯。
那种感觉,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
有时候任北夜里睡不着,都会情不自禁地望着屋顶发呆,琢磨平时的慕知卿这时候在干吗?
002.
慕知卿去的地方和他们这里挺远,时差挺大。
任北这边天亮,他那边入夜,两人能打电话的时间就只有那么片刻。
两人每天都打电话。
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是任北一个人在说,慕知卿在听着,但就算这样,电话一打也能打一个多小时。
张助手每次见了,都一脸嫌弃得不行的表情。
慕知卿打电话跟公司里的人开会的时候,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恨不得马上挂电话。
和任北打电话的时候,却能眼都不眨地盯着屏幕看上一小时。就这,他还嫌不够。
慕知卿出国一个星期后,任北这边找到了帮忙养猫的人。
交代好事宜后,他也紧跟着坐飞机去了剧组。
这一次,任北接的电影是一部普通的现代片。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大学老师,无意中在街上捡到一个有着自闭症的少年,他照顾他,并且了解自闭症这个群体,最后翻山越岭把他送回家的故事。
双主角之一的老师,是一个挺沉默且生活挺不顺的老实人。
他在高中教书,年轻的学生们并不喜欢他,甚至就连年轻的老师们也不喜欢他。
后来有一次,学生打架闹出事来,学校和老师们都把责任推到了他的身上,导致他直接被学校开除。
没了工作,他的生活过得越发不顺,老婆带着孩子离家出走,整个家就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到处打零工,日子越过越差。
就连楼下的小摊贩都能当着面吐槽他时,他突然有一天在大街上,见到了一个和他学生同样年纪的少年。
那少年浑身脏兮兮的,神情怪异,被一群小孩围着欺负。
他一时心软,就把人带回了家。
他把那少年洗干净,给他换上自己的旧衣服,带着他去附近的警·察局报失踪。
接待的警员,却以没有明确的身份特征为由,又让他把人带了回去。
他无可奈何,只好把少年又带回家,但因为上楼时被楼下小贩看见,所以没多久,小区里就传来难听的谣言。
那之后,他的日子越发难过。
他受不了谣言蜚语,狠心把少年又丢回了街上,但那天夜里下雨,他没忍住,又出去把人找了回来。
把人找回来之后,他就像是和那些流言蜚语杠上了。
他一边打着零工,一边反复去局里。
他憋着一口气,要找到那少年的家人。
去的次数多了,他和接待他的警员也就熟悉了,那警员告诉他,像少年这种特殊人群,是有特殊机构的。
那之后,他就带着少年走了很多相关的机构,认识了很多相关的医生家人,对这个群体也慢慢有了了解。
但不管他去多少地方,都始终找不到那少年相关的信息。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打零工赚的钱逐渐花费光,逐渐入不敷出。
经济上的困难再加上少年犯病时的无理取闹,最困难时,他都想带着少年一起去街上撞死算了。
熟悉的警员知道了这事,把他训了一顿。
那之后,警员也发动人脉关系,帮着寻找少年的家人。
只是那少年就像凭空生出来似的,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任何消息。
就在他愈发绝望时,少年突然在街上停下,望着橱窗里的钢琴不肯走。
主角之一的老师窘迫不已,警员却兴奋万分。
那警员觉得,少年可能是富贵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被养在家里,医生都是请的私人的,所以机构才没有名字。
如果不是这样,那少年怎么会对钢琴那么执着?
警员觉得,如果他们能把少年送回去,说不定还能得到丰厚的酬劳。
所以他鼓励老师,让他不要放弃。
老师对酬劳并不感兴趣,但他确实得把少年送回去,因为他已经养不起。
他连自己都养不活,更别提还要照顾少年,还要替他看病。
有了方向,老师咬着牙厚着脸皮向认识的人借了一笔钱,印了寻人告示打了广告。
但发出去的广告贴出去的寻人告示如同石沉大海,半点反应都没有。
没找到少年的家人,反倒又背了一笔债,日子越发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