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听到邵母这声喊,邵清仪与贺长季俩夫夫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
没回来之前,他们就猜到可能会有这种发展,但真的发生了,他们还是忍不住感到有些无力。
嗐,就不能让他们好好过个中秋佳节么?
不过两人如今也不是当年的他们了。
对付像邵母这样的角色,他们也早就有了经验。
邵清仪带着笑脸,出门迎了上去:“爹,娘,三弟,来来来,里面坐,里面坐。”
见邵清仪一如当年的热情,原本还有些担心儿子儿婿会因为身份的转变而看不起他们或是不愿意认他们的邵父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而邵母则更是趾高气扬了起来:“哎呀,清仪啊,听说你现在当了皇帝了?那我不就是皇帝他娘,皇太后了嘛!你说说,这哪有让皇太后住这种小山村的道理?你是不是也该接我们进皇城享福了?”
听邵母这么一说,邵清仪还真被雷到了。
皇太后……
他这便宜娘也真敢想啊!
“你这婆娘瞎说什么呢!”邵父一听就急了,“平日里在村子里胡说八道也就算了,在清仪面前你还真敢拿乔了?”
“有什么不敢的!就算他当了皇帝,我也是他娘!”邵母扬着脑袋理直气壮地说道,“我这又不是造谣生事,凭什么不敢讲?”
“娘,你可能对我现在的工作和职位有些误解。”邵清仪挂着脸上的笑,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我可不是什么皇帝,我只是做了执政官而已。比起皇帝,我可是差远了。”
“怎么差远了?”邵母皱着眉头说道,“我可听人说了,你这什么执政官,不就是你自己鼓捣出来的名堂吗?这身份地位,就和皇帝一样的!”
“爹,娘,你们二老呀还是先进屋坐下,再听我给你们解释吧。”邵清仪继续笑着说道。
邵父邵母闻言,便跟着进了屋。
几年前邵清仪建这屋的时候,邵父邵母也听说了。
邵父还上门问过邵清仪需不需要帮忙,但被邵清仪拒绝了。
所以贺家这新屋,他们也还是第一次进。
原本在外面看着,只觉得这房子看着怪里怪气的。
走进屋,才发现里面真是宽敞明亮。
邵清仪建这房子的时候,玻璃还没生产,所以窗户都用的是木窗。
虽说用的都是木窗,但邵清仪设计的采光面积很大,所以里面依旧非常明亮。
当初建这房子的时候匆匆忙忙的,连家具都没怎么摆设,所以客厅里只有光秃秃的几把椅子和一张茶几。
不过比起贺家原先那小破屋,这客厅已经算得上是豪华了。
邵父邵母以及邵清成在邵清仪的招待下坐在了客厅的椅子上,邵清仪让三个孩子出来见过姥姥姥爷和小舅。
成平成安小时候很怕这个凶巴巴还总是来自家打秋风的姥姥,但经过这些年,见了更多人、学了更多知识、得到了更多成长之后,再次见到曾经的童年噩梦,他们也能落落大方地对行礼示好了。
而成敬从来都没有见过姥姥姥爷和小舅,他有些好奇,但面上的表情却是面对陌生人时的酷酷表情:“姥爷好,姥姥好,小舅好。”
邵父邵母这么些年没见到成平成安,见当年的小萝卜头都长这么大了,不禁有些欣喜,而看到成敬时就更变成了惊喜。
“哎呀,你们的三小子也长这么大了?”邵母忍不住说道,“这小家伙叫什么名儿?几岁了?”
就算是邵母,见到流有自己血脉的小一辈也是欢喜的。
尤其是家里不再为生计所迫,有了余钱也有了闲情之后。
“和姥姥说,你叫什么?今年几岁了?”邵清仪微笑着鼓励成敬说道。
“我叫贺成敬,今年四岁了!”成敬认真地回道。
看着这粉团子似的小娃娃一本正经的模样,邵父邵母只觉得心中欢喜,忍不住夸赞起成敬聪明。
有了孩子们做缓和,邵母也不再像刚才那样咄咄逼人,反倒好声好气地问道:“清仪,你刚才说的那些,究竟是什么意思?”
邵清仪解释道:“我这执政官啊,和皇帝不一样。执政官是一份工作,如果我做得不好,其他人都可以把我拉下去的。”
“这,这不是篡位么!谁敢这么大胆?”邵母惊道。
“娘,我都说了现在世道和以前不一样了,你还不听。”一旁一直没开口的邵清成闻言,忍不住插嘴道,“你就好好听二哥解释就行。”
“行,行吧……”邵母讪讪地嘟囔了句,然后就没再开口。
邵清仪微笑着继续解释道:“这不叫篡位,这叫正常的政权更替。如今梁国可是老百姓说了算的,如果老百姓觉得我这执政官当得不好,两年后大选时就可以让其他人上位当执政官。”
“这……”邵母闻言瞪大了眼。
她只听说邵清仪和贺长季俩夫夫如今是涪城乃至梁国最厉害的人物,就和皇帝一样的地位,却并不知道如今的政权体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头一次听到还有这种事情,她既觉得不可思议,又觉得非常疑惑。既然邵清仪已经做到了和皇帝差不多的位置上,为什么还要允许这种规矩的存在?
知道邵母心中所想的邵清仪继续说道:“爹,娘,你们想啊,我不过是个山村出来的哥儿,没什么根基。若是一直占着这最高的位置,迟早会有人想把我拉下这个位置的。甚至为了逼我就范,他们还可能找到我的至亲,比如像爹娘你们,然后威胁我退位,这不就把你们都置于危险境地当中了吗?”
“那,那你可以派人保护我们呀!”邵母还是没忍住出声道。
邵清仪便继续笑着说道:“保护当然可以,但是有更好的办法,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差一挡的法子呢?”
“更好的办法?什么更好的办法?”这回不仅是邵母,邵父和邵清成也同样满脸疑惑。
“那就是给这些有想法的人适当的权力。”邵清仪微微一笑,“堵不如疏,遵守规则才能享受权力,打破规则就一无所有。在这样的认知下,所有人都会明白,即使我坐在那个位置上,也不代表着我可以一手遮天,也会明白,即使用什么卑劣手段把我拉下台,也并没有用。”
邵父邵母听得一头雾水,反倒是邵清成若有所思。
邵清仪也没指望着他们能完全明白。邵父邵母这个年纪,本来就很难接受新事物,而且他说的这些,还是他对现代社会体制进行了本土化的融合和更改之后形成的产物。
这些年,邵清仪和他手下的这些人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拔除老百姓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某些东西,再把新的东西装进他们的脑子里。
通过推行教育,他们把新知识、新想法、新观念深深烙印在新一代梁国人的心中。然后再从下而上,影响他们的父母、祖父母。
当所有人都种下“法制”的念头,不再觉得特权理所应当,不再认为阶级不可突破,不再认为权贵无人可治……当绝对的权力为国家所控制,而国家由百姓信赖的人所控制时……领袖就只是精神支柱,而不再是国家机器运行时的必需品。
邵清仪想要打造的,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只要各岗位各部门做好自己的工作,即使没有顶头上司也能顺利运行的国家。
只有这样,提前退休的时候,他才不会觉得愧疚啊!
当然,这点小心思,邵清仪是不可能告诉邵父邵母的。
听邵清仪说了这么多,邵父邵母虽然没听明白,但大概了解了几点事实:第一,邵清仪不是皇帝,他们也不是什么太上皇皇太后,第二,这样对他们都好,第三,该干嘛干嘛,别想太多有的没的。
邵母有些失望。
她可是做了好几年皇太后的美梦呢!
不过听了邵清仪说现在涪城没有特权阶级,他每天工作由多忙之后,邵母觉得,看起来还是待在水弯村比较好。
之后邵清仪又问了邵清成的未来规划。
邵清成这些年一边跟着父亲学习石雕技巧,一边也没落下学堂的功课。
问及未来的打算,他说想去涪城上学,可能会去上技能学校或是考大学,等学成之后回水弯村建设家乡。
邵清仪对邵清成的理想非常支持,并准备回去之后就买几本辅导书和练习题送给邵清成。
这几年梁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衍生的辅导班和辅导书也就应运而生。
不过因为行业新生,不管是辅导班还是辅导书都良莠不齐。
教育部每个月都能抓到很多被百姓举报的资质不全的辅导班,商务部也能抓到很多印制盗版的黑出版社。
对了,商务部是新增的几个部门之一。
鉴于梁国当前商业空前发展,而管理部门却空缺,所以新增了这个部门,现任部长是蔺睿恒。
对于这个原书的主角攻的商业能力,邵清仪还是挺看好的。这种技能良好的工具人,不用白不用——当然,他也是经过正规的考核之后,才得以任职的。
送走了邵父邵母之后,贺家又陆陆续续接待了先前交好的王家、高家还有几户曾在涪城给过一些帮助的村民,直到太阳快落山了,才终于安静下来。
家禽们也被送掉了好几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