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封侯爵布局天下(3/3)
“不对吧,舅舅,我记得当时你从翊哥儿这拿的钱,也有一部分去和清倌人喝酒了吧。”
此言一出,四人哈哈大笑,也都不再拘束。
“好怀念当时的日子啊,如今贵为九五之尊,但还是没有当年在端王府快活。”
这一晚,没有人聊政事,聊皇城司,都是给赵佶讲一些江湖见闻,可谓宾主尽欢。
赵佶索性当晚就住在了赵府,第二天和赵翊一块回宫。
次日早朝,赵佶提出封皇城使赵翊为齐侯之事,不知道内情的文武官员心头一惊,都拿眼睛看向时任枢密使的章惇。
章惇手拿笏板,“臣附议,皇城使于边关有功,理应封侯。”
这一句话,这件事就板上钉钉,群臣这才知道,这是早都定好的事情,心里盘算了一下,对于皇城使来说,封侯还是封王,真没啥影响,只能说圣恩眷顾。
就这样,原本就是个六品“小官”的皇城使赵翊,摇身一变,变成了当朝炙手可热的齐侯,赵府也焕然一新。
封侯之事结束之后,向太后又传旨,诏青鸟入宫,直接认青鸟做了自己的义女,赐名为钰,许配给齐侯赵翊。
这一通组合拳下来,有些想给皇城司使绊子的朝臣也熄了心思,知道赵翊如今得宠,身居高位,一时间,齐侯府门庭如市,车水马龙。
赵翊趁此机会,大刀阔斧开始改革皇城司,将探事司一分为三,下设风闻司专门刺探情报,对接枢密院,监察司监察朝臣对接御史台,卫戍司主管皇城安危。
赵翊抽调大内禁军教头王进,任卫戍司主官,林冲与徐宁为辅,负责禁军的训练,直接听命与赵佶,又给赵佶从皇城司的武库中寻了一本华佗五禽功,督促赵佶修习,以此来强健身体。
同时任命青鸟为风闻司主官,鲁达为辅,征辟河北大名府卢家庄少庄主,又从江州大牢中抽调了一个戴姓的牢卒,直接将其任命为风闻司捕风使,官居七品。
此举在朝堂内引发轩然大波,卢家庄少庄主好歹是也是一方士绅,枪棒功夫娴熟,这个牢卒何德何能,虽说捕风使不过七品小官,但加上皇城司的前缀那也会身居高位,而且还掌管皇城司所有的察子。
赵佶也有些急,他倒不是觉得赵翊做得不对,就是生怕赵翊被御史台借机攻讦。
赵翊也不慌,请了赵佶、章惇二人到了皇城司,让戴宗施展神行之术,约莫一个时辰的功夫,就从开封到洛阳跑了一个来回,赵佶大为震撼,章惇也是哑口无言。
事后,章惇牵头,压住了朝堂上的反对之声,枢密院也知道了皇城司有一个日行千里的神人。
赵佶后来还美滋滋地和赵翊说,“章相公最近对我那叫一个和颜悦色,绝口不提当初想立简王赵似为帝的想法,盛赞太后有识人之明。”
赵翊没想到的是,自己提前将戴宗收入麾下,竟然引发了蝴蝶效应,让赵佶和章惇的关系缓和了下来,这样章惇不受贬谪,蔡京等人也没有出头之日。
至于监察司,赵翊思来想去,还是暂时虚设,自己亲自节制,毕竟如今朝堂之上也没有祸国佞臣,监察司还没有到亮剑的时候。
到了六月,皇后王氏于福宁殿诞下龙子,也就是未来的宋钦宗赵桓,赵佶大喜,百官朝贺。
借此机会,赵翊遣戴宗传书马大元,让马大元建议乔峰带领丐帮弟子去雁门关外阻击打草谷的辽军,为官家庆贺。
八月中,捷报传入皇城司,赵佶趁机传旨,封赏丐帮,赐乔峰为“中原大侠”,大宋的江湖武夫第二次入了朝堂这些相公的眼。
文官得知此事后,生怕重演仁宗年间开封府的旧事,聚集在章惇府上,思索解决方案。
混杂在文官集团中的蔡京提议,直接将丐帮之名传遍天下,突出宣传江湖侠客不为名利,一心为国的侠肝义胆。
此言一出,在座群臣拍手称好,唯独章惇眉头一皱,心中记下了蔡京的名字,此人有李林甫之姿,用之正则正。
----------------------
新人签约,求推荐票,求收藏,求追读!!
如果有什么建议,大家多多评论,兰亭每天都会看!
兰亭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