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收鲁达血战一品(2/3)
“得罪了”,鲁达抡起手中步槊,劈头盖脸冲着青鸟砸了过去。
青鸟见恶风不善,知道鲁达走的时候刚猛的路子,这一槊不可硬接,侧步,抽身,玉璧剑紧贴着步槊,朝着鲁达的手削去。
鲁达也没指望这一击建功,赶忙变砸为拨,一记拨草寻蛇,奔着青鸟的腰间抡了过去。
青鸟纵身一跃,挑起了两丈高,手中长剑一摆,玉璧剑顾名思义,剑身如玉,在烈日之下竟反射出一道刺目的光芒。
鲁达被这道光芒晃的眼前一白,不敢进攻,双目一闭,听声辨位,将步槊横在身前。
这一招其实是赵翊和徐良从小就熏陶出来的,所谓的战斗智慧,利用手中的一切,对敌人造成伤害。
徐良是个什么人,一肚子坏水,赵翊本身就是现代人,对所谓的“不讲武德”是甘之如饴,这俩坏胚子,一拍即合,想出了不少关羽战斗智慧的“妙招”。
之前赵翊写小说的时候,也查阅过一些国术大师的招数,大家都是奔着要人命去的,没那么多讲究,不说八卦毒辣,就说练太极,硬桥硬马功夫出身的著名的百步无敌杨露禅,一手“蹲身捉雀,神沙打脸”也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所以青鸟拿到玉璧剑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利用剑身反射日光,夺敌人双目的招式。
青鸟本来想用八十一路青龙剑对战鲁智深,但想起了之前在皇城司武库中看到的公孙剑舞,想着练了这么久了,也该试一试,正好拿鲁达练练手。
玉璧剑并非宋代佩剑,乃是唐剑,长度和横刀差不多,足足四尺有余,放到现在也是120公分左右,施展起公孙剑舞,反而更加得心应手。
青鸟剑光一转,没有走轻灵的路子,反而大开大阖,招招直逼鲁达的要害。
一旁看着的赵翊点了点头,“青龙剑终究是徐良的青龙剑,是龙云凤的青龙剑,却不是青鸟的青龙剑,如今青鸟用出了公孙剑舞,倒是走出了她自己的路子。”
“公孙剑舞?”种师道来了兴致,“可是昔年子美先生笔下的‘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的公孙剑舞?”
“正是”,赵翊点点头,“这是青鸟在皇城司的武库中翻出来的,女子剑法却是大开大阖的路子,男子练不得,寻常女子也练不得,这才在武库中蒙尘。”
“好剑法,‘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子美先生诚不我欺。”种师道赞叹道。
青鸟练的内功虽然是龙云凤传承的魔山心法,但也是经过徐良的改良的,原本的魔山心法变化多端,诡谲无比,在徐良的改动下,加上青鸟自己根据自己的性子改良,变成了一门气走百脉,柔中带刚的心法。
徐良当时改完这门功法之后,根据青鸟的名字,将其改名为“蓬山诀”,取的就是“蓬山此去无多路”的典故。
且不说两人交谈,场上的鲁达确实吃了先入为主的亏了。
他听到了赵翊的话,以为青鸟会走小巧玲珑的路子,来破解他的招式,却不曾想,青鸟的剑法刚柔并济,有些剑招看似疾若迅雷,一槊接上去却是轻柔绵软,有些剑招看上去清风拂面,削在马槊上却是刚猛有力。
二人交手了数十回合,鲁达眼见着青鸟的招式愈发纯熟,愈发的得心应手,心说洒家倒成了陪练的了,虚晃一招,跳出战团。
“不打了,不打了”,鲁达摇摇头,“姑娘是先天高手,气力绵长,再打下去,怕是洒家要先气力不支,洒家认输了。”
青鸟也笑了,“我不过是借着先天境界,真气运转百脉,回气快罢了,若是鲁兄突破先天,小女子也不是对手。”
“狻猊,见过主使”,鲁达手提马槊,来到赵翊面前,躬身施礼。
赵翊赶忙双手搀扶,“不必如此,你我平时兄弟相称就好,皇城司内,自我起,没那么多的繁文缛节。”说完从怀中掏出一本书和一块令牌。
“我早都给鲁兄准备好了,这块令牌便是鲁兄的凭证,这本书则是赵某送给鲁兄的一份见面礼。”
鲁达从赵翊手中接过两件物品,将令牌别在腰间,看了一眼那本书,上面写着三个大字“铁枪诀”。
“这本秘籍,虽然名字普通,却是当年五代残唐铁枪大将王彦章所留,想必对鲁兄突破先天,颇有裨益。”
“这”,鲁达曾听师父周侗说过,五代残唐之时,沙场武将个个都是先天之上的绝顶高手,铁枪大将王彦章,四季拳宗高思继,还要那将不过李的十三太保李存孝,手中这本秘籍顿时变得滚烫。
“不用客气”,种师道开口说道,“皇城司从来不缺武功秘籍,缺的是能练成的高手,你若是想感谢赵翊贤侄,就尽早突破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