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探班(1/3)
南方港口城市的小镇冬天很冷。
暖水袋充好后自动断电, 小姜趁导演喊咔迅速递给池亦真。
片场瞬间恢复嘈杂,各部门的声音伴随着机器的隆隆声,在连续的阴天显得越发压抑。
饶是小姜知道这是一个喜剧片, 但偶尔还会产生这片好像挺虐的感觉。
不过这也是徐绪本人的特色, 完美诠释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一部电影能适应各种人群, 想看喜剧的人能乐呵呵地看完,喜欢找内涵的人能挖掘到角色深处的痛苦。
徐绪作为一名导演, 影迷的基数很大, 大部分人是看着他一路成长为现在跻身新一代导演top的。
迷恋对方作品里的大悲大喜后的寂寞。
作为观众, 小姜当然喜欢看电影。
饶是他从前也能算上金牌助理,跟过不少艺人进组拍戏, 也没想到徐绪的剧组拍戏那么严格。
明天就是年三十了,其他演员都有家人驱车赶来过节, 等着徐绪放人。
此刻眼巴巴得站在一边, 有点像等小孩放学的家长。
和池亦真对戏的男演员将近五十,已经成家,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
圈子里早婚早育的很少, 三十结婚生孩子都算年轻,这个岁数也很正常。
短暂的休息时间那小孩就已经跑过来给自己亲爸送吃的。
对方演的是池亦真角色的师父,两个人现在的造型看上去都还挺金贵, 至少和池亦真其他片段里破烂的妆造比好多了。
小朋友给池亦真也送了一块小蛋糕。
刚披上外套的青年冲小朋友笑了笑:“谢谢。”
池亦真的相貌天生没有攻击性,至少属于小孩喜欢的温柔哥哥那一款。而且不分男女魅力全开, 现在只是眨眨眼, 小学六年级的小男孩本来的咋咋呼呼都散了, 变成了结结巴巴的不用谢。
一边的男演员笑出了声:“我儿子还害羞了?”
池亦真:“真的吗?”
小朋友:“才没有!”
他转身跑了。
今天是阴天, 雨是人工降雨, 现在地上还湿漉漉的。
片场不过是一个租下来的场地, 能听到后面小巷房子还有热闹的声音。
好像是那家人在过年二九。
这样的小地方也没什么鞭炮禁令,下午开始陆陆续续就能听到空旷的炮声。
不管是演员的家属,连工作人员都眼巴巴地等着导演松口。
徐绪拍戏进度的确很慢,每个角色镜头都要他亲自过目。
他跟副导演说了几句话,又准备让池亦真重拍。
池亦真顾不上自己摸了一把的暖水袋,把还没来得及吃的蛋糕也递给小姜。
小姜叹了口气:“我还以为这段拍得很好呢。”
那边的徐绪看上去一点都传统导演的中老年形象,看着格外年轻。
他把帽子压了压:“想休息大家都快点吧。”
饰演池亦真师父的男演员耸肩:“我就这么点戏份都得拍个半个月的,你有的忙了。”
池亦真:“是啊,还是得留下一起过年呢师父。”
他电影里的妆容特别素,偏偏展眉有种江南烟雨的泠泠,笑起来的时候分外柔和。
开始之后迅速切换了神情,变成了带着轻狂的倨傲。
这条过了之后男演员一家就去过节了。
留下的池亦真换了身衣服,又转场去了新的地方,要和他待一起好几个月的小演员已经在那里等他了。
小孩今年五岁,妈妈跟着一起拍戏,据说之前是海选选出来的童模。
来到这个小镇剧本围读的时候池亦真就跟这个叫圈圈的小孩坐在一起。
小孩子的戏本来就不好讲,加上五岁小孩压根不识字,围读不过是跟池亦真培养感情。
这小孩才这么点大,嘴巴倒是叽里呱啦。
比池亦真小时候做童模的时候嘴巴甜多了。
现在池亦真才刚到,对方就蹦蹦跶跶地跑过来喊池亦真哥哥。
一边的工作人开玩笑:“不直接喊爸爸吗?”
剧情里池亦真饰演的主角今年二十三岁,已经是一个五岁小孩的父亲,更可怕的是他只见过对方两面。
第一次是十八岁的乡下戏班,一个主角都不知道的夜晚。
第二次是对方把孩子交给他的时候。
他自己本来就是孩子,在这样的时代学戏本来就没几个钱。文化程度又不高,也考不进什么剧院,基本跟着乡下戏班混日子。
整个电影就围绕着找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