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独孤九剑(1/2)
“归妹趋无妄、无妄趋同人、同人趋大有、甲转丙、丙转庚、庚转癸、子丑之交、辰巳之交、午未之交、风雷是一变、山泽是一变、水火是一变、乾坤相激、震兑相激、离巽相激、三增而成五、五增而成九……”
这是《独孤九剑》的口诀心法。
归妹、无妄、同人、大有,皆为卦象之名;
甲、丙、庚、葵,是天干;
子、丑、辰、巳、午、未,是地支。
整部《独孤九剑》的内驱原理,都出自《易经》。
而这些卦象、天干、地支的流转变化,指的是方位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国学经典易理八卦,从来不是简单的平面方位,而是立体方位。
口诀心法所述的方位变化,共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讲的是一切剑法剑招的根基——身法。
所谓‘刀行厚重、剑走轻灵’,世间一切剑法,取的都是‘灵动迅捷、变化如意’的意象,至于怎么做到,又有什么偏重,那就是各家各派自己的秘密了。
而保证剑法灵动的根本,就在于高明的身法。
前面聊过,长剑本身有一个结构力,运使长剑之时,要将结构力融入自身发劲之中,才能如臂使指、人剑合一。
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作功都离不开质量与速度两个要素。
所以,剑法用得是否灵动,甚至是否神妙,就在于身法的变化,能不能给长剑提供最佳的发劲角度,足够的加速距离,同时,又能保证走的是最短的攻击距离。
这个距离就不能短、不能长,角度也必须是恰到好处。
遵循这个原则,历代武者探索出不同的出剑技巧,经验积累之下,也便形成了世间无数的剑法。
《独孤九剑》的身法之高妙,就在于以‘我’为中心,将上下左右前后所有的方位,以卦象、天干、地支分割标注。
并且,在方位与方位的转变之中,找到不长不短,最恰到好处的距离,最恰到好处的角度,以及,用卦象变化的天地至理,去指明方位变化的内在逻辑。
待得精熟之后,还能将这个主旨思想进行扩展。
如何扩展?
如果不再以‘我’为中心,而是以目标为中心呢?
甚至,以敌我之外的第三方为中心呢?
这是身法的变化运用。
第二层,这些所有的方位变化,也是长剑的奔行轨迹!
也就是说,以手中长剑为中心,按照口诀心法指示的方位变幻而出剑变招,所行轨迹,便是世间最恰到好处的出招轨迹!
联系上下,身法、剑招、不同中心的方位变幻,种种加成加,也便道尽了天下剑法的一切变化!
所以说,《独孤九剑》森罗万象,奥妙无穷!
那么我们能不能取个巧,以计算机代替大脑,罗列出一切方位变化,是不是就能计算出何时该出何剑了?
不考虑运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假设有个什么光脑之类的玩意儿,算力也够,反应也够。
把它装在脑子里,辅助出招,是不是就无敌了?
错!
大错而特错!
世间万法,最忌就是一个‘死’字。
机械式的计算出招,就落得死板,失却灵动。
‘破气式’有一句口诀最为晦涩难解,也最能说明运用之妙。
叫作‘神而明之,存乎一心’!
何解?
当你修行到心神通明的境界时,掌控世间一切变化的那个‘枢纽规则’,也就映在了你的心神之中。
因为,你的心神能够达到通明之境,本就是循着这个‘规则’而来。
一化万物,万法归一,本就是一体,又何需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