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用海水制造一条船(1/2)

 “五年前的建岛历史,关我P事?”,学生们纷纷吐槽历史课程的无用之处。

 突然间,天空一声巨响,浑身肌肉的“终结者”形象大叔,出现于VR讲台。

 没错,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海上城市开创者之一,理科生『史泰龙Chemistry』。

 “这个问题很好,的确是关你们P事”,化学老师自豪地挺身说道:

 “历史课教育你们归纳总结经验教训,但未曾要求你们死记硬背。因此,就由其他教师将这些历史片段,强行塞入你们脑内。”

 学生们哀嚎:我的历史课,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没错,是化学老师教的。颤抖吧,文科生们!”,老师(肌肉男)笑道:

 “当然,老夫也不全然是恶魔。各位有谁可以做50个俯卧撑,老夫就赐你《化学史》考试满分。”

 全场变得鸦雀无声。老师心里清楚,是时候开始讲课了:

 五年前,有人想去海上,制造一座人工浮岛。

 刚开始我是拒绝的,因为,你不给我任何原材料,难道凭空给你制造一座岛?

 首先我要试一下,因为我不愿意等到最终失败了再找电影特效师。

 地面“Duang”一下,浮了上来,很稳。

 这样客户出来一定会骂我,根本没有这样的人工浮岛,就证明上面那个是假的。

 学生们面面相觑,纷纷表示想要知道这位神秘人,究竟是谁?

 老师回眸一笑:

 “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没错,那次行动的组织者,就是刚刚跑路的『汤莹History』历史老师!”

 机智的学生们,偷偷拿出剧本,扫了一眼,提出质疑:

 “书上明明写了,是一批理科生决定利用现有技术,不花一分钱,海上现场制作人工浮岛。怎么可能有文科生混入其中?”

 老师充满自信地解答:

 “你们年轻人真是图样,该好好学习企业的管理结构了。

 剧本写的是理科生制作人工浮岛,说明这次行动的执行者是理科生。

 而背后的组织者、策划者、管理者、投资者,不一定需要理科背景呀!”

 学生们恍然大悟,欲言又止,老师借机补充道:

 “大家知道为什么『汤莹History』如此热衷于海上建岛吗?

 据我所知,她在陆地上找不到工作,也交不起房租,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海上漂流,得以生存。”

 老师缓了一口气,感觉说得太过分了,于是改正了态度:

 “由于求生欲过于强烈,竟无意间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思想理论,颠覆了我们一批理科生的正常认知。

 她曾经说过,渔船是愚蠢的,因为必须依靠陆地才可以存活。否则船体缺乏维护保养,船员们也会缺乏基础营养。

 而我希望开发一种技术,利用海洋本身的资源,使得这个海上设施永续存在(以增殖替代维修)、居民生活自给自足(以养殖替代补给)。”

 说罢,化学老师愈发自信,开始讲解理科生的优势:

 “其实啊,这些需求在技术层面,非常简单即可实现。只是之前人们没想过,或者不愿意冒险改善现状,而已。

 直至当时陆地生活环境开始恶化,各种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瘟疫流行、人为灾祸,接踵而至。

 就比如,你们的历史老师『汤莹History』都开始失业、付不起房租了。

 于是,利用海洋的生活环境,躲避以上弊端,变得逐渐吸引人。这也是本座城市凝聚力,其根本来源所在。”

 学生们一改之前的抱怨心态,纷纷开始记录笔记,除了化学课代表:

 “老师您刚才说的,在技术层面,非常简单即可实现。那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化学老师这才意识到,自己今天的工资可能不保,所以赶紧补充道:

 “浮力材料!PVC聚氯乙烯,充气气囊!唯一的原材料是海水!没想到吧?”

 课代表,深感水平有限,恕无力接受这条逆天的设定。

 老师翻了一下剧本,大声朗读:

 “电解海水,制得H2氢气、Cl2氯气,只差一些C碳原子,即可满足PVC塑料所需的原材料了”

 课代表猛吸一口气,灵机一动,回答道:

 “我立即可以提供CO2二氧化碳,只需呼出一口气。请问这是否可以当作碳原子?”

第三章 用海水制造一条船(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开局一条船,形成一座城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开局一条船,形成一座城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