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世界六
明家人果然是上京来了。
来京城的乃是明丽的亲叔叔明熙, 还有明丽那病歪歪的母亲徐氏以及婶婶郭氏。
明丽在信中写了自己与诸平之间一系列事情,添油加醋地描绘了一场爱情的诞生,直接让她亲娘徐氏差点一口气提不上来去地下找她亲爹, 徐氏简直没办法, 也没脸和自己姐妹说这种丑事,于是直接拿着信找了小叔子明熙, 请明家帮忙来解决明丽的问题了。
明熙看到这情形的时候是无话可说,他大哥没了,就这么一个女儿, 还跑去插足了别人家……他看不上这种人,但是又不得不解决, 否则将来这事情传开了,他们明家的女孩儿还怎么嫁人?
于是明熙便直接带着人上京来了。
明家在青州是望族, 在京中故交也多,明熙进京之后先是在明家的老宅住下,又拜访了故交好友,接着便与自己妻子郭氏商量了,让郭氏带着徐氏先去见魏国公府如今的主母, 也就是明丽的表姐薄秋。
“先试探一下薄夫人的意见。”明熙并不打算一开始就去见明丽,这事情不能闹大,得要各方都协调好, 最好是悄无声息解决了, “姿态放低一些, 不要闹起来了,若是薄夫人要发火,你也先受着。”
郭氏对这事情心中全是不满,但她也知道好歹, 知道明丽是做错了,若换了她是薄秋,早就把明丽赶出来,怎么会是现在这样避去了庄子上?
想到这里,郭氏心中还是有些忐忑的:“老爷,我想着薄夫人去了庄子上,是不是因为明丽闹得实在难看了?否则……大可不必如此,就算她们是表姐妹,也没有这样退让的道理。”
“去见了薄夫人就知道了。”明熙也只想叹气,“不要提表姐妹这关系了。薄夫人身上有诰命,虽然只是个开国县侯的夫人,但也算是有品级的。若是两家关系好,提一提这表亲的关系,还让人觉得亲切,但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再提这什么表亲,没得让人恶心!”
郭氏点了点头,颇为同意明熙的说法:“老爷说得很是,我等会与大嫂也要说一说,省得大嫂总觉得薄夫人是她外甥女,倚老卖老说起话来,反而让关系变僵了。”
“的确应当多提醒两句。”明熙想到徐氏,心中也是有怨气的:明丽呆在明家有什么不好?他这个做叔叔的还会亏待了自己侄女?非要送到京城来,现在倒好,一家人从青州过来给明丽收拾烂摊子,还不知道能不能收拾妥当。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又看向了郭氏,道:“你见到大嫂时候多说两句,让她对薄夫人恭敬些,现在是我们求着薄夫人让她别把事情闹大。”
郭氏应了下来,道:“大嫂是明理的,这些事一说大嫂就明白。”
“那就今天先递帖子,明天去见薄夫人。”明熙如此安排道,“早些去,礼物也准备厚几分。”
.
薄秋接到明家人的拜帖时候是正在和庄子上的女人们聊织机。
这位面的生产力并不算太发达,织机的进化也不算太先进——换句话说就是并不是很大型的织机,而是比较小的,可以由女人单独进行操作。
薄秋对织布这种事情起先是一点都不懂的,虽然这几个位面过下来,但也只是见过古代的各种丝织品,但没见过这些织品是怎样生产,这还是她第一次直接看到织品的诞生。
庄子上的妇女们对薄秋都很热情,她问什么便说什么,还很乐意听她说现在的花色,以及聊她们能纺织出来的样式。
正是聊得火热的时候,宝燕就从外面进来了。
“明家送来的拜帖。”宝燕把一份帖子送到了薄秋手上,“娘子现在看看?明家人在门口等着回话呢!”
薄秋略有些意外,接过帖子看过,只见这帖子制作精致,字迹工整,看得出来是相当的用心了——那么,明家人是见过明丽了吗?
有些话不好当着这些外人说了,薄秋索性就与宝燕一道走出来,一边走一边问起了明家的事情。
“他们送帖子来,是已经去国公府了?”薄秋合上了帖子,交给宝燕拿着。
“说是还没有。”宝燕已经了解过了明家的动向,“明家的老爷是昨天到京城的,今天是先去拜会了从前的故交之类,然后就给咱们送帖子来了。”
薄秋若有所思点了点头,明家人这样做,拜见故交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到万一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有人能帮着明家人施压说话把事情按平,先见她薄秋是想来探探口风,好回去做打算,可见明家人并不是像明丽那样没脑子。
只是……
薄秋忽然觉得有些好笑了。
就算明家人能算个万全之策出来,可到时候明丽还要满嘴嚷嚷爱情什么的,这事情还是很难收场的——至少在京中,明丽会完完全全成一个笑话。
想到这里,她都不免有些心疼明家人了。
“那就见吧。”薄秋淡淡道,“明天早上让人在庄子门口迎着,明大人好歹也是一方大员,该有的礼节都不能怠慢了。”
“是!”宝燕认真地应了下来。
.
已经是深秋时节,天亮越来越晚,早晨也越来越凉。
太阳在薄雾中升起来时候,郭氏便与徐氏一起坐着马车出城往薄秋的庄子上去。
两人带着礼物,坐在马车中也没什么话好说,都只是沉默地看着外头。
“嫂嫂等会见着薄夫人,一定记得不要提什么表姐妹之类的话了。”郭氏忍不住又提醒了两句。
徐氏沉默地点了点头,心中的憋屈一言难尽,她都不知道明丽怎么会长成这样,明明从前就是活泼一些,现在倒是无法无天了。
郭氏看着徐氏这样子,也不好再过多提醒,便也只沉默了下来。
出城之后又行了好一会儿,外面听着有人相迎的声音,接着就有仆从来说是薄秋庄子上的人在迎接她们进去,说是庄子里面大,这会就不用下车,直接能进到庄子里面。
郭氏忙让人去谢过,接着马车就往里面走了好长一段路,最后停在了正院外面。
从车上下来,郭氏便见着一个容貌秀丽的丫鬟正带着人等候在那里,她下意识看了眼这庄子上丫鬟的规矩,都是进退有礼,显然是□□得当。
等到徐氏也从车上下来,那丫鬟便带着她们进去正院,然后经过了一番通传,才进到厅中,见到了薄秋。
别的不说,这么复杂又一丝不苟的规矩,就让郭氏和徐氏对薄秋高看了两分。
薄秋坐在上首,见到她们进来便站起来迎了两步,然后便请她们坐下,让丫鬟上了茶水。
“姨妈来京城,应当早早与我说一声才是。”薄秋见到了徐氏,倒是先笑了笑,以亲戚的关系为聊天的开端,“今天倒是叫姨妈来看我,是我的礼节不周了。”
这话听在徐氏耳朵里便全是嘲讽——当初明丽怎么进京的?明丽怎么被薄秋好好礼节对待的?现在明丽是怎么对薄秋的?徐氏不想去深想,可她又忍不住,最后只得尴尬地笑了笑,也不知说什么才好。
一旁的郭氏也觉得尴尬,薄秋这话并没有不得体的地方,可她们今天要来说的事情是不得体且上不了台面的,所以要怎样开口才不失礼呢?
薄秋看着这两人的神色就知道她们在为难什么,明丽那事情不管放现代古代,都是难以启齿的。
徐氏和郭氏觉得难以开口,是因为她们心中还明白是非对错,所以会觉得不齿,所以会觉得难以言说。从这一点来看,倒是能看出徐氏和郭氏还是正派人。
“刚才一路进来,看着庄子上的风景极好,想来在庄子上住着,是宜人舒适的。”郭氏思索了一会,硬着头皮开始说话了,有些话她也知道不能指望薄秋或者徐氏来说,只能她来提,“夫人住在庄子上,想来应当比住在府里面还要轻快了。”
“的确如此。”薄秋见郭氏开了口,倒是很乐意顺着她的话往下说,“府中琐事多,在庄子上便自在。”
郭氏抿了抿嘴唇,诚恳地看向了薄秋,道:“丽儿在府中,给夫人添了许多麻烦吧?今天我与丽儿母亲,乃是想来求夫人谅解的。”
薄秋微微挑眉,往后靠了靠:“要如何谅解?”
明丽做的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此时此刻都不用说明白——说太明白,只能让彼此都觉得恶心。
郭氏看了一眼徐氏,她也不知道这话要怎么说下去了,只得硬着头皮道:“丽儿做错了事情,是应当受到惩罚的。”
“那么要如何惩罚呢?”薄秋觉得有些好笑,这两人总不是来说些假大空的样子话吧?那这歉意也太表面功夫了一点。
徐氏嘴唇颤抖了好一会,含泪看向了薄秋,道:“丽儿做了糊涂事,可她……她还是个孩子呢……”
薄秋听着这话,也不知为何,只生出了些铁石心肠来:“姨妈,这事情可不是用‘孩子’这两个字就能轻易糊弄过去的,丽儿她肚子里面还揣着个孩子呢!”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6点有二更,记得来看鸭~!
感谢读者“咔咔”,灌溉营养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