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千岁鹤归(完)
安静的空间里, 沐凤抱着手中的实战报告愣在原地。他头顶是被术法固定住的明珠,它们散发出来的柔和光芒足以让他看清眼前的场景。
那是几十座一人多高的木制屏风,周围雕刻着繁复的花纹,静静地伫立在这无声的天地里。从上方落下的光晕将这封闭的空间照得亮如白昼, 也将屏风上的人影照得格外清晰。
沐凤呆呆地往前走了几步, 来到了离他最近的一座屏风前。
那座屏风底座细细雕刻着繁花纹路, 上面绘着一个比他大不了多少的青年。
青年一身白衣金裳, 与玄门学院的校服样式非常相近,但要更加繁琐一些。他抱着双臂背靠一株粗大的银杏树,头顶金黄银杏叶犹如金乌初升, 云动千霄。
但无论那满树银杏姿态有多似凤凰舞动, 却也比不过那青年满身风仪。有几片如同金色小扇一般的叶子被风吹落下来, 掉在了他发间、肩头。画中似乎是有谁在唤他, 青年抬头看过来, 面色淡淡, 眸中是璨璨星火。
这个青年的模样十分眼熟。
沐凤紧紧抱着手中的报告, 脑子里一片浆糊。画中青年, 不就是半年前出现在他身边那个非鬼亦非人的年轻公子么?
只是他所看到的那个人,比起画上看起来要更加有少年气些, 也没有画中青年周身那略有些沉重的气息。
沐凤望着眼前的屏风, 不知不觉便伸出手, 手指抚着画中青年的眉眼, 脑海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划过。
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定定地望着画中青年那双形如桃花的眼眸, 目光专注极了。他仿佛在透过这画像,望穿时空,看到一千五百年前的初唐。
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 只萧瑟秋风拂过人间,长空格外疏朗。苍穹之下,幽幽笛声飞散,好似天河落晓霜。画面中青年急匆匆走过长廊,身上甲胄还来不及脱下,只将大红披风揽在臂弯中,抬手推开近在咫尺的院门。
“大哥!”
年轻的将军推开门,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声。
院中的银杏树下,阖着眼眸靠在树下的青年正听人横笛奏曲,年轻将军一声响起,笛声骤然停止,青年也抬眸看了过来。肩头落下的几丝霜雪白发随着他的动作落下来,姿态散漫极了。
“你来了。”
白发青年微微一笑,犹如谪仙落人间。
将军步伐有些急躁,他大步上前走到青年面前,说:“大哥,你要不要回一趟长安?”
“父皇他们都在长安,如今也不需要我时时出征,大哥,你回长安住着不行吗?”
沐凤站在兄弟二人身前,他的视角一直在将军身后,因此也看不清那将军的模样。但那被年轻将军唤作“大哥”的人,却看得分外清楚。
正是他方才在画中看到的人。
画中青年道:“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要是回去了,朝廷怕是又要乱起来。”
“让它乱去,正好让我们看看还有谁包藏祸心。”将军道:“如今是李家天下,我倒要看看还有谁敢说大哥你一句不好!”
白发青年笑了笑,正要说什么时,忽闻上方有一道妙曼女声幽幽响起,娇翠欲滴——
“可奴家觉得,正是太子殿下的存在,才让他们有胆子这般算计哥哥哩~”
沐凤和将军同时抬头,循着这女声的方位看去。满树金黄的银杏树上,正立着一位窈窕少女。
那少女着白衣,乌木般长发随着纯白裙裾在空中肆意飞扬,好似云端精灵。她赤脚站在树顶,手中持一根翠绿长笛,正居高临下望着他们。
将军道:“天魔女,你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少女眨了眨犹如黑葡萄似的眼眸,面上扬起一抹诡媚的笑,她启唇道:“太子殿下觉得,奴家还能有什么意思呢?”
她身形微微一动,便好似翩飞的蝶一般轻巧地落在了他与青年中间,裙摆翻飞尽态极妍。
“倘若太子殿下还未解决那批巴不得天下大乱的人,便不要来请哥哥回长安。”
少女这般说道。
她肌肤晶莹似雪,秀发如云。天光之下,美丽得近乎诡异。
沐凤清晰地看到这有着绝世花容的少女落下时,将军的身形僵硬了那么一瞬。少女开口说话后,他更是凝固如雕像。
“好了。”
死寂一般的沉默中,那白发青年伸手,轻轻拍了拍少女的头顶,无奈道:“你呀,怎么老是和他过不去。”
“哼。”
少女周身凝固的气场顿时散去,她嘟起唇,冷哼了一声:“和他过不去?我没那闲工夫。”
“没那闲工夫你还老是挑衅他。”青年哭笑不得,“也不知道你一直在生什么气。”
说罢,那白发青年走到将军面前,也揉了揉他头发,张口道——
雾气不知何时蔓延了整个画面,沐凤只看到那白发青年张口说着什么,却什么也没有听到,脑海中不知从何处翻出来的画面也渐渐消散了。
沐凤站在原地,眼前仍是那座华美屏风。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眼神在变幻不定中高深莫测起来。
半晌,他一步一步走向了离他最近的另一座屏风。
和方才那座不同,这座屏风要稍显大一些,上面的白绢上,有一个耀如烈阳的少年。
那少年金衣轻甲,乌发高束,周身环绕着明亮的金色剑影。他整个人都腾在空中,手中握着一柄宽大的重剑朝着下方的妖兽砸去。
少年与妖兽背后是无边的竹海浪涛,一轮明日悬浮于上。
那背生四翼、形容可怖的妖兽被无数根细小的银丝缠绕住,身上被勒出了明显的伤痕。一柄绚丽的长剑将它死死定在原地,剑柄垂落浮彩青花。
少年目光注视着下方的妖兽,明俊面容上不见一丝恐惧,反而格外意气风发。
直觉告诉沐凤,这年纪极轻的乌发少年与方才那座屏风上的白发青年是同一个人。
并不只是因为他们相差无几的样貌。
沐凤仰头看了看画,像方才那样抬手触碰到了画面上的少年,眼前如他所愿,骤然浮现出另一个场景。
彼时正是初夏时节,莲花如火盛放。
傍晚时分,着明黄衣衫的少年身负轻重双剑,脚步轻巧地走到一片莲湖之前,抬手遮在眼前眺望着远方。
莲湖中传来船桨摇动的声音,混合着采莲女轻快的歌谣,天边晚霞映着满湖莲花,这片水泽显得格外旖旎。
沐凤的目光落在他脸上,这眉眼尚还有几分稚气的少年一双桃花眼中含着细小的期待,专注地望向前方。忽而他眼神一亮,站在湖边码头上用力地招手。
“这里,这儿——”
寥落的湖面上,层层叠叠的碧叶莲花中逐渐驶出一叶小舟,上有两人一坐一站,都朝着少年招手。
“乐乐,行云,你们俩也太慢了吧,我都等你们好久了。”
小舟靠岸,舟中人脚步轻盈走上码头。少年欢欢喜喜迎上去,语气半是埋怨半是嗔,眼角眉梢却都带着高兴的气息。
“慢吗?我俩可是把这一片莲湖都查清楚了。”
说话的是个着艳艳红裙、眉目冷艳的少女,走动之间身上琳琅玉石“叮叮当当”地响,身负着的双剑剑柄垂落两串摇摇晃晃的青花。
“喏,顺手买了点莲子,都给你剥干净了。”
少女身后的人着深蓝衣衫,高马尾,半张脸被银制面具覆盖住,但也能从露出来的另外半张脸上看出他俊俏至极的面容。他捧着一把被剥干净的白净莲子送到黄衫少年面前,手指上的银甲闪着泠泠寒光。
沐凤看到黄衫少年面上浮现出为难的神色,他说:“乐乐,倒也不是我嫌弃你,不过——”
他下巴朝这把莲子点了点,道:“你这护甲都没取,剥的莲子能吃么?”
带着半扇银面的少年似笑非笑:“你放心,毒不死你。”
黄衫少年苦着脸拈起一个,就要往嘴里放。一边的少女似乎是看不过去对方这幅模样,深吸一口气忍住想要动手的心情,偏过头来:“是卖莲子的小娘子剥好的,你快点给我解决掉,然后我们去解决她家后山的妖魔。”
“那你不早说。”
少年麻溜地将莲子从同伴的手中倒入荷包中,收好之后道:“还是先去干活吧。”
三个年岁相差无几的少年少女并肩踏上小舟,迎着天边的火烧云而去。
......
采莲女抱着屋中父母连连感谢上天除去了后山的妖怪,而真正做好事不留名的三人已经结伴来到了蜀中,万里竹海声势浩大,远山连绵不见出路。
“乐乐,这可是你家,你不会也忘了怎么出去吧?”黄衫少年拍了拍同伴的肩膀,戏谑道。
被唤作“乐乐”的少年没好气道:“你觉得老子会在自家老巢迷路吗?李昭明你是不是傻。”
啊,果然是‘李昭明’么?
沐凤静静想到,从这个视角看,乌发黄衫的少年其实是与他自己有几分相似的。
所以,他身边的那个是不能转世的灵魂,抑或是停留人间千百年的先祖?
沐凤无从得知,但他心中有一种预感,马上,他就清楚了。
那只形如虎、背生四翼的妖兽出现之时,沐凤毫不意外,他只不远不近站在竹林间,看着画面中的三个少年少女头碰头低声商量着对策,接着分散开来各司其职,以绝无仅有的默契围杀这只吃人无数的妖兽。
名为李昭明的少年跃到空中,手持重剑以雷霆万钧之势俯冲下来,将那妖兽狠狠斩于剑下。
艳阳之下的少年少女们神采飞扬,扬起的年轻面庞笑容肆意极了。
雾气再度掩盖住了那些朝气蓬勃的脸,是这幅画上留存的记忆已经到了尾声。
沐凤睁开眼,放下触碰屏风画面的手,面上神情看不出深浅。
他不知道这样做是对是错——
这已经是在窥探这些屏风的主人过往的回忆了,但涉及他身边那个不知来处、亦不知归处的人,沐凤实在是忍不住,只能在心里对这里的主人道了声歉意。
接着,他顺着方向走向下一座屏风。
这次出现在他眼前的,是年纪更小一些的李昭明。
画像上的孩子跪坐在书案前,认真地读着手中一卷书,时不时提笔记着什么。孩子面容稚嫩,跪坐着的姿态却颇为挺拔,好似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无法压低他的脊梁。
和之前两座屏风相比,这座屏风上的画可以说是简单至极。没有那么明亮的色彩,只有一个小少年安静地在书房看书,不远处的香炉上有烟气袅袅升起。
沐凤欲要伸起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不知为何,看到这般静谧的场景,他忽而犹豫了。潜意识告诉沐凤,只要他抬手去碰这幅画,便能得知一切的缘由,从小到大困扰着他的事情也会得到解释。
然而他犹豫了。
从心底的某处,慢慢生出某种抗拒又欢喜的感觉来,这太矛盾了。
要去看吗?
他安静地想,只要去碰,他就能看到的。
沐凤从小就能看到古物上的记忆。
小时候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他还不能控制这个能力。于是隔着玻璃,他就能看到古物上流转着的千百年时光。或许是这些古物主人的回忆,或许是古物历经风霜的过去。
神魔妖鬼,帝王将相,英雄美人,这片土地上风云变幻的五千年时常就这样尽入他眼底。
这个能力露出端倪的时候,沐凤并不惊慌,还笑呵呵地去告诉母亲。母亲听后抱着他叹了口气,便带着他去了长安一座古老的寺庙,询问那里的老僧。
母亲和老僧谈话的时候,沐凤在寺庙庭院中跑动,无意间瞧见了一株据说有千年历史的银杏树,传闻是昔年唐皇李世民亲手所栽。
看着看着,沐凤忽而有些眼花,他看到了常人无法看到的画面。
老树上有灼灼辉光,下有提酒携剑信步而舞的仙人,剑光雪亮纷扬,好似雷霆震怒,江海凝光,舞出盛唐气象。
老僧让沐凤在寺中抽了一签,母亲为他念出了签文。
“遗剑千载犹归唐,逢君乃赐万物生。”
沐凤低声念着那年的签文,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促使着他重新抬起手,触碰到了这座遗留千年的屏风。
万、物、生——
这一次,沐凤透过他与生俱来的特殊能力,看到了更久远之前,这片土地上最繁盛的王朝还未建立之前的场景。
那是唐国公府的书院。
眼前的场景一如沐凤在屏风上看到的样子,面容稚嫩的小少年跪坐在书案前,身姿挺拔,握笔的姿势十分标准。小少年目光端正,好像什么都无法吸引他的视线。
也只是好像罢了。
和画面上不同的是,小少年身边还趴着一个更小一点的孩童。
那小小孩童头发柔软,脸蛋圆嘟嘟的,手胖腿也胖,此时正挂在少年手臂上,嘟着嘴喊:“阿兄,阿兄,你陪二郎玩嘛。”
小少年板着脸,愣是不让自己去看幼弟雪白圆润的脸蛋,继续写着字。
“阿兄——阿兄啊——我要阿兄陪我玩呜呜呜呜呜...”
“阿兄,我们好久没见面了,你就不想我吗?”
被闹得没法子了,小少年也绷不住脸,放下笔后无奈说:“二郎,我们上午才见过。”
“可是我想阿兄了。”
孩童眨了眨眼,纯真的眼眸望向自己的兄长,奶声奶气比划道:“耶耶都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二郎都好——久好久不见阿兄了!”
圆滚滚的幼弟这样一番比划,小少年忍不住破了功,抬手轻轻掐住幼弟的脸颊,道:“你个鬼灵精的,就你最聪明。”
说罢,小少年一把捞起胖成球的小弟,在手上颠了颠滚了滚,然后把他放到肩上转身走了出去。
“走,阿兄带你出去玩!”
“好哦——”
小少年抱着欢快挥舞着胖手臂的幼童离开书房,清风拂过案上书籍和纸张,露出行云流水的字迹。
沐凤站在原地看着兄弟俩远去,内心从未有过如此波涛汹涌般的起伏。
他想起来了。
第一幅画中,和将军对话的少女,她的雕像还立在玄门学院藏书阁门口。
那是玄门学院的副院长之一,聂小楼。
那位年轻将军是太子,和聂小楼同期的太子,只有太宗李世民。
眼前画面中的这兄弟俩穿着打扮,和周围书房古朴的建筑,都是隋唐之时北地风格。
那个胖娃娃,就是第一幅画上中的年轻将军。
李昭明不是人间的游魂,他是玄门学院的创始人,初唐的宸王殿下。
......也是他的兄长。
沐凤一直抱着的实战报告不知何时掉落在地,他也管不着了。
穿着白底金边校服的少年站在一座屏风前,望着眼前的画像不自觉地落下眼泪。空间寂静无声,似乎只有他一人在此地停驻。
他往后退了几步,目光一一略过放在这里妥善保管的几十座屏风,眼眶发红,喉咙哽咽。
历史上有无数关于初唐宸王殿下的记载,那些字句将这个人渲染得犹如传说,却没有留下任何关于他的影像。后世史学家有无数猜测,也有不少凭借自己认知描绘当年宸王一剑惊鸿的风采,但那都只是后人的幻想。
却原来,那些真实的画像都在这里。这一座座屏风,都是上一世的他亲自执笔,留下的关于自己长兄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去。
热烈又张扬,温柔而强大。
那年是谁说,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可那些过去原来都铭记在他的灵魂里,轮回转世,千载重逢,于此刻唤醒昔年往事。
沐凤站在这方天地无声恸哭,不知何时闯到另一头的少女从屏风后转了出来,看到这方场景,不由得愣住了。
“你...还好吗?”
沐凤抬头,记忆中另一张脸,猝不及防出现在他眼前。
“秀...宁?”
*
【标题】《观唐》实际上是奇迹XX环游大唐的PC版吧?本肥宅只想升级打怪砍BOSS走上人生巅峰,不想给氪金搞外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