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剑意帖(1/2)
苏一川一手抱胸一手抵颚,犹豫不决。这位宋真人与白老交好,按理来说总不至于加害自己,只是连这位老先生都做不到的事情,仅凭他们三人……
想到这里,苏一川突然发现,白老虽然对其评价颇高,却不曾提及武道修为,这位宋真人弄不好是个专心致力于学问典籍、养生修身的前辈也说不定。
“不知宋真人需要我们帮什么忙?”
宋重真神情凝重,郑重其事地说道:“我想请三位去取‘剑意帖’。”
“剑意帖?!”苏一川如遭雷击,不可置信地看着宋重真问道:“浩然夫子的剑意帖?”
宋重真缓缓点头:“正是。”
朱贺与萧温二人问道:“浩然夫子是谁?”
“‘剑意帖’又是什么东西?”
苏一川深吸一口气,表情复杂。
“浩然夫子是天乾的浩然夫子,此‘浩然’,既是儒家浩然,也是浩然古境的浩然!”
“而那剑意帖,便是出自浩然夫子之手。”
一言既出,萧温二人神情惊骇不已,也终于明白苏一川为何这般大惊失色。
浩然,儒家浩然,浩然古境。
“宋真人应该还有话没说完吧?”苏一川轻道。
若是要他们从浩然夫子手中取走剑意帖,先不说他们三人不会蠢到这种地步,宋重真也必然不可能生出这般滑天下之大稽的想法。再说了,如果三人现在前往天乾取那剑意帖,来回一趟,太一武会怕是早就结束了。
“呵呵。”宋重真一脸和善笑容,人畜无害地说道:“放心,浩然夫子依旧身在天乾,而我想请三位帮忙取的剑意帖,如今却在西景境内。”
苏一川诧异道:“剑意帖怎会在西景境地?”
“那可是浩然古境啊,连落梅剑林太一阁这等势力宗门的宗主都不曾到达的境界,哪里轮得到我们三人插手。”萧温瞪大双眸。
“莫急,先听我细说。”
宋重真一饮清茶,润了润嗓子,开始娓娓讲述玄都观与浩然剑意帖的缘分。
世人只知浩然夫子写有一剑意帖,名响天下,却少有人知晓剑意帖共有上下两卷,上卷《修身》,下卷《平天下》。浩然夫子所独创的字体,不似文人主流,异于书法大家。
虽说书法各家各有筋骨,然细微处有别,整体上却都丰腴雄浑,遒媚劲健,都从大局处展露出一副气势恢宏笔走龙蛇的丹青风流气派。
而浩然夫子所创独特字体,大别于前人书法,用笔细劲,结体疏朗,笔迹至瘦而不失其骨。笔法外露,侧锋如兰竹,似割金断玉般别有韵味。
“都说字如其人,这字当真如那浩然夫子一般,锋芒毕露,剑意沛然。”
宋重真感慨万千,继续说道:
“传闻此字体乃是天乾皇帝与浩然夫子相谈甚欢,随后天子下诏书的时候请浩然夫子撰笔所写,亦是此字体第一次显于明面。”
“本来按理说以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自创字体来替天子撰书,有大不敬之嫌,谁曾想天乾皇帝不仅没有恼怒,反而对浩然夫子的字迹大为称赞。更是亲自为字赐名,将夫子所言瘦其筋的‘筋’改为了‘金’字。”
“故而浩然夫子此字体,名为‘瘦金’。”
浩然夫子的剑意帖虽名声响彻四海,但是真正成帖之日,也不过是在十几年前。那时浩然夫子曾负笈远游至西景,一路游山玩水读几本圣贤书,走到槐州时,夫子结识了一位忘年之交。
宋重真缓缓说出三个字。
“明思齐?”苏一川无比错愕。
“祈岚前辈的心上人?”朱贺与萧温二人听见这个熟悉的名字,想了一会儿也反应了过来。
宋重真神色有些意外,不过想到陈清绝与祈岚二人的决斗便恍然。
“不错,就是他。”
浩然夫子,名字便是“浩然”二字,单姓一个王,至于这“浩然”二字真是出生所起还是其之后改字,无人知晓。
五十多岁的王浩然与三十岁出头的明思齐一见如故,结伴而行,彼时王浩然已入太玄之境,明思齐则堪堪步入宗师境界,二人以酒会友,把酒言欢。
“明思齐带着浩然夫子领略了西景无数大好风光,去了落梅剑林看十里梅林,去了西景大江看潮起江浪拍岸断崖,去了听风涯见识了陈清绝的高超琴技……自然也来了玄都观看桃花梨杏,千树盎然。”
“说起来,他们二位可是在玄都观歇息了不少时日,整日赏千树观百花,美酒不断,潇洒快活。”说到这里,宋重真脸上笑意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