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五月中, 这日天气闷热异常,鸣蝉在大树上吱呀乱叫,午后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的来乌云, 瞬间笼罩在京城上空。

  天有异象, 地必生乱。

  贾琏望着有如黑锅倒扣的天空, 想起前世, 也是这样的午后,也是这样的天气, 暴雨过后,宫中传来了噩耗。

  此时的凤藻宫中,曾经高贵万千,风光无限的元妃娘娘喝完最后一碗汤药,便再也未能醒来。

  门外大雨瓢泼, 将红艳艳的石榴花打落在地面上。

  五月榴花,开满宫闱, 它们终究没有等到结出果子时自然凋落。

  疾雨来时猝不及防,去时烟消云散,只留下满地花瓣。

  “娘娘!娘娘!”抱琴哭喊的声音回荡在凤藻宫。

  皇后、众妃嫔、太医等纷纷来到凤藻宫。

  消息传至勤政殿,龙颜微变, 但写字的手却未停, 转瞬,皇上恢复了表情,抬起头说道:“知道了,元妃娘娘身子向来不好, 既已去了, 也算没了病痛,通知下去, 按妃嫔礼仪安葬。”

  贾府听到这一消息时,满府慌乱起来。贾政远在外地,一时赶不回来,贾赦一身病痛,无法做主,所有事情都压在了贾琏身上。

  贾母近日恰好身子不适,暑热难消,一听到讣闻整个人仰头栽了下去。

  贾母醒过来时,头疼欲裂,却依然撑着身子问:“这是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会薨了?”

  贾琏跪在床榻前:“只听报信的小太监说娘娘已经身子不适了已久,服药也不见好,于今日丑时三刻薨逝。”

  屋子里太太奶奶丫鬟媳妇跪了一地,哭声连天。

  王夫人又是伤心难过,又是急火攻心,哭得眼睛肿得厉害。

  贾琏虽然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事情真的来临,也如无头苍蝇,不知该做什么好。

  好不容易镇定下来,他也不敢离开府里,怕宫里传话过来,只好打发了贾蓉去打听消息。

  直到暮色既起时,宫里才匆匆派了人过来,说了丧仪一干事情。

  贾母、王夫人等几个有封诰在身的虽然悲伤难止,却不得不在次日四更就起来,着了孝服去宫中守灵。

  凤姐没有诰命,留在家中料理事务。

  府里布置得一片素白,凤姐看向贾琏,沉沉地说:“事情果然如你所料,眼下这棵大树一倒,只怕我们这日子更难过了。”

  贾琏一语不发,只想着,娘娘薨逝不久,贾府就要被抄了。

  眼下不是悲伤的时候,还有很多事要做。

  *

  林黛玉虽然也按着朝中礼仪,去元妃娘娘灵前祭奠,却与老太太等人是说不上什么话的,只能抽空当说些安慰之辞。

  她疼惜地道:“人死不能复生,还望外祖母、舅妈等保重身体。”

  贾母老泪众横,哭得眼睛都要坏了,回道:“王妃娘娘也要仔细身子。”

  正在说话之时,有个宫女急急跑来:“抱琴上吊死了。”

  众人皆是大惊!

  黛玉心中存疑,想着她这样一个忠贞之辈,虽然也有可能随主而去,可是元妃本就死得蹊跷,她这一走,眼见着是死无对证了。

  贾母等人亦有所猜测,却终究只能猜测,只得默默咽了这碗苦水。

  黛玉回到府中,与清岩提起抱琴殉主一事。

  黛玉道:“虽说元妃娘娘前些日子确实凤体违和,但是走得实在不明白,接下来只怕形势更加复杂。”

  “我亦十分担忧元妃薨逝之后,贾府一落千丈,朝中局势亦会更紧张。若往后有什么是我能做的事,你一定不必相瞒。”

  林黛玉望了一眼清岩:“你有这份心意自然是极好的,我便代外祖家心领了。只是往后情形怕是要超出你我想象,你若能顾好自己,便是天大的难得。”

  清岩道:“等娘娘出殡后,我再去找范照老先生谈谈。”

  黛玉替清岩理了理衣裳:“京中幸而还好有范老先生。”

  *

  这日清岩来到范府中,将心中苦恼一一问起。

  范照劝道:“殿下不必惊慌,若元妃相安无事,我反倒有些吃不准,而今元妃一薨,贾府是必然保不住了。少则一年,多则半年,便有所行动。”

  清岩问:“那依老先生看,我要如何做?”

  “殿下什么也不必做,只需谨记,在皇上需要你的时候,你便毫无顾忌地去行事即可。皇上若要你抄家,你便毫无顾忌地抄;皇上若要禁你足,你便安安分分地待在府里;皇上若要借你之手铲除谁,你便大方献上自己的双手就是……”

  “……”清岩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的双手,一股寒意从背后渗进来。

  范照哈哈笑道:“殿下不必多虑,这些不过是走上帝王之位的必经之路。”

  虽然清岩也明白,这条路注定不会那么一帆风顺,但是想想,帝王心术,果真深不可测。

  “也不知六弟是否也如我这般,果然兄弟争斗起来,就是要你死我活么?”

  范照却道:“你们这一代,并不算什么,先帝爷那代夺嫡才叫惨烈。相比一下,一个是洪水肆虐,一个是涓涓细流罢了。如今殿下还要打退堂鼓么?”

  清岩摇头苦笑:“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是终究于心不忍。”

  “这就对了,历朝历代的夺位,都是从这样的心境走过来的。”

  *

  元妃的灵送去了河北,贾母等每日早出晚归,去皇陵守了一段时间的灵。

  这日贾琏才刚回到府,赖大便递了封信过来,还有一个小包裹。

  贾琏一看是柳湘莲寄来的,激动地拆开一看,柳二弟不光同意了这门亲事,还寄了生辰八字及订亲信物过来。这回不再是锋利的剑,而是一串菩提手链。

  早在元妃薨逝之前,探春便给了肯定的回复,贾琏当即去了一封信给柳湘莲,讲明了自己的意图。

  如今柳湘莲这么快回信,还如此诚心诚意,说这串链子还是他在广州光孝寺,因缘际会得来的。

  贾琏心中踏实了许多,只等着元妃过了七七,再与老太太说。

  虽然是国孝家孝两重在身,可是想必老太太也明白,此时再不落实探春的亲事,往后更难寻到合适的人。

  他将王夫人、探春、赵姨娘叫到了老太太跟前,将此事告之众人。

  贾琏道:“老太太、太太,是琏儿不孝,早在娘娘薨逝前,我便想为三妹妹说门亲事,遂写了信与柳二弟,半个月前,柳二弟来信了,不光首肯,还寄了生辰八字及订亲信物过来……”

  在病榻上躺了近半个月的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后,点头说道:“难为你为三丫头想得周全,湘莲这孩子人品又贵重,模样又周正,虽说家中只有他一人了,但柳家与我们也是交好的世家,只是因那起子误会才闹了出家的糊涂事。三丫头,你觉得如何?”

  探春心知肚明,这门亲事,她原本只觉得是可行的,可是眼下连娘娘都薨了,她的心境,也从可行,变成了坚定。

  她本就能干精明,得了这个好机会出去立一番事业,又还忌讳什么呢?

  探春遂跪了下来,说道:“家中光景如斯,探春仅凭老太太做主。”

  赵姨娘本想说点儿什么,但是事已至此,她说什么也不好,只好闭紧了嘴。

  贾琏也说:“如今柳二弟寄过来了庚帖信物,既然老太太同意,我们也自然要回个信物,将订婚书凭一同寄去。”

  贾母道:“应当的,太太便找个信物罢。”

  王夫人点头应允。

  贾母叹了叹:“只是府里有孝在身,怕是订亲也不能大操大办,嫁娶也要再等孝满了。”

  “这是自然,老太太放心,柳二弟在信中说,广州的生意正起步,亦要过些时候才能安定下来。柳二弟与前几年大大不同,我正是听他来信提及种种对将来的打算,才心生念头,把三妹妹托付给他的。”

  贾母沉沉点头:“他既有这份心,那还怕有什么做不成的。”

  探春出来时,赵姨娘也跟了出来,叫住了探春:“姑娘。”

  探春回头见是赵姨娘,母女二人相视一眼,自有五味杂陈在心。

  赵姨娘与探春走得不亲近,但向来明白自己生的姑娘是个有心性儿的,为着庶出的身份,更争强好胜一些。往日虽与姑娘拌嘴争吵许多,如今说话就要订亲,她这个做娘的,总是免不了要担心受怕。

  赵姨娘呶呶嘴,说道:“姑娘大事,虽由不得我做主,可我到底还是盼着你好。”

  探春听罢,知道她是担忧自己订亲之人身无一物,嫁过去会吃苦,松了松脸面,笑了笑:“姨娘放心,我自有计较。”

  贾宝玉听闻探春与柳湘莲的亲事,沉郁多日的脸上终于见了晴天。

  他甚至有些兴奋地道:“三妹妹是有才干的,柳二哥也收了心,他们自然很相配。”

  这几日探春还做了双鞋,让贾琏回信时一同寄过去。

  凤姐道:“竟是没想到,你这大媒人,倒做了门大好亲事。”

  贾琏:“我做的亲事,哪有不好的?”

  凤姐笑笑,不再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

  因节日奔波,明日更新可能会晚点

第50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红楼]贾琏有了祖宗系统完整版+番外章节

正文卷

[红楼]贾琏有了祖宗系统完整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