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心跳呼吸正常》(2/3)
“哇……真火爆。”
她很自然地走向队尾,林嘉誉却指着隔壁的帝国剧院:“走这边。”
余笙以为记认错了,晃了晃手中的票:“写的是理查德剧院哦。”
对方的语气微微上扬,浅然笑道:“我带你走秘密通道。”
他们路过《悲惨世界》的卡司告示牌,走入帝国剧院边上的一条小巷。这条小巷安静幽深,和繁闹的百老汇大道截然不同。
走进巷子深处,余笙的双手紧紧捏在胸口:“林先生,我们真的没走错吗?这里好黑……”
“别怕,”林嘉誉放慢脚步,和她靠得稍微近了一些,“这条路我常走。”
他在一扇极其不起眼的小门前停住,拿出手机拨了个号码,没多久,门便从内打开。
一位皮肤黝黑的外国人从门后走出来,“Hey!誉,你终于来了!”他张开手臂,热情地和林嘉誉拥抱。
林嘉誉拍了拍友人的肩膀:“斯蒂夫,好久不见,先祝你今晚演出顺利。”
“谢谢!你能来看我表演,我感到非常高兴!”
林嘉誉侧开一步:“斯蒂夫,让我向你介绍,这位是余小姐,我的朋友。非常谢谢你给我们的票。”
听到他说“My friend”,斯蒂夫看着他意味深长地笑了。
而余笙在一旁愕然。
林嘉誉说的英语是伦敦腔,比她在剑桥念过书的哥哥还标准。
尽管他刻意用美式的语言习惯说话,还是改变不了那纯正的英式发音。
“余小姐,”林嘉誉换回中文对她解释,“斯蒂夫是伯尔的新演员,是我在RCM的同学。”
在《汉密尔顿》这部剧里,阿伦·伯尔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至于RCM。
全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那是国际知名的音乐高校之一。余笙还是第一次知道,这是林嘉誉的母校。
她激动不已:“很高兴认识你,斯蒂夫先生。我是第一次来现场观看《汉密尔顿》,我无比期待今晚的演出!”
“感谢你的祝福!”演员展开纯粹的笑容,“请二位跟我来吧,演出快要开始了。”
余笙不是初次来剧院听剧,可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
她熟识的人都对音乐剧没兴趣,往常,她只能一个人来。
但是这一回……她默默注视林嘉誉的背影。
不自觉地,她快行几步,紧紧跟在他身后伸手可触的地方。
斯蒂夫带他们从职员通道穿入理查德剧院的后台,他们成为第一批检票入场的观众。
落座后,林嘉誉蓦然看向她问:“余小姐,你在加州生活过吗?”
余笙的笑容定住了,像是被揭了短,难为情地缩起肩膀:“我的老毛病又犯了?”
她的母亲是美国华裔,姥姥姥爷都常居加州。小时候,她在那生活过一段时间,长大了也常陪母亲回去探亲。
所以她说英语带点加州口音。
但是,这种口音即便在美国也不是很受欢迎。
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剧里金发碧眼的做作靓妹,穿着一身死亡芭比粉。不少人认为这口音不仅婊里婊气,还很俗。
算是美国版“夹子音”。
她一直在改,但是多少还残留了一点。
不过,余笙没和林嘉誉说这么多。
受到父亲的严厉教育,她不会对不熟悉的外人提起家事。
“老毛病?”林嘉誉问,“你是指什么?”
见他一头雾水,余笙只是掐头去尾地提及一桩旧事:“那个,中学时我经常被同学嘲笑,他们觉得我讲英语很装,听着恶心。”
中学时期,有的孩子还不太懂事,小团体抱起团来像个刺猬,然后就在学校里横行霸道,到处扎人。余笙也没能幸免。
林嘉誉听后,冷不丁地淡淡说:“不觉得恶心,我很喜欢。”
“……哎?”
他说得理所当然,澄澈清亮的眼睛锁住她,她被盯得莫名心慌。
他又道:“其实你的发音更像纽约人,但是元音说得很饱满,我才问你是不是在加州生活过。”
余笙扯了个谎:“没有没有……谢谢你的安慰。”
“别误会,我没安慰你。”
她一愣,侧目看着林嘉誉。
他的表情没什么起伏,他只要不笑,总是透出一股疏离缥缈的气场,让人感到他和自己离得很远。
可他的语气十分肯定:“那些人只是嫉妒你罢了,你不用在意的。”
余笙发觉,林嘉誉不是一个特别会共情的人。
听了她的故事,他的反应可谓冷淡,连一丝一毫的同情都看不出来。
可能他的热情和敏感全都给了音乐。
但是,这样就很好。
余笙反而感到自己被对方平视着,不自觉地,重新挺直了腰杆。
林嘉誉微微偏过脸,与她对上视线:“而且你的声线不错,你唱歌是不是很好听?”
余笙哑然失笑:“……我严重跑调,从来都不敢去KTV。”
他屈肘托腮,扬起了唇角:“下次和我去,我唱给你听。”
他清冷的眼睛里晕开暖色,像晨光落在极地的雪盖上,蒙着一层光。
那认真的神情不像是开玩笑,余笙的嘴张了又合,没能出声。
她攥紧手指,悄悄做了个深呼吸,才慢半拍地回答道:“好啊,我会期待的。”
她听出自己的声音有点抖,不禁一阵懊恼。
今晚,好像太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