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章(2/3)
姥姥不会像大舅妈那样偏心。
菜里有肉就会夹给她,偶尔去集市,还会买肉饼回来给黎初初,总是唠叨着:“妮妮多吃点。唉,你不要怨你妈,你妈也不容易,回来别跟她倔。”
那五六年,是黎初初感觉父母离婚后,最美满的时光。
姥姥支持她的兴趣,没跟家里任何人商量,动用了自己养老的钱,支持黎初初学表演,报培训班。
一切美好的平静,终止于盛夏暴雨的夜晚,黎初初好不容易等雨停坐着长途车回来,年迈的姥姥躺在摇椅上,走得安详,早已没了气息。
邻居过来帮忙,也通知了老人在外的子女们。
黎初初伏在摇椅的姥姥身上,不知道哭了多久,眼泪从脸流进脖子,朦胧间睡着。迷迷糊糊,天色蒙蒙亮,清冷的院子多了说话声。
两个舅舅、舅妈来了,郑琴和黎进也先后脚回来了。
黎初初的腿早跪麻了,一双眼睛哭肿,红红的,郑琴见到她这样,赶紧喊黎进抱她去坐到椅子上,又上街买了热包子回来。
见不到黎初初还好,见到了,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骨肉,郑琴的心就像揪住了一般。不顾熬夜没睡,颠簸一路的困倦,又跑出去给她买吃的。
买之前,黎育嘉说不想吃,郑琴就没买那么多,跟包子老板买了一人份的。可当拿着热气腾腾的包子回来,香味溢出来,黎育嘉也喊饿。于是,包子分走一半,剩下的几个,郑琴才拿到黎初初面前。
“妮妮,吃点东西,你肚子都叫了,昨晚是不是什么都没吃。”
多么讽刺。
同样是郑琴的孩子。
黎育嘉永远优先于她这个女儿。
黎初初讽刺地轻笑了两声,赌气着一把将包子打落在地。圆滚滚,沾染灰尘,散落一地。
见她这样,郑琴愣住,隔了几秒,有些恼火:“你这孩子!怎么回事……”
也许是亲人的过世刺激到她。
黎初初瞪圆眼睛,毫不温顺如以往。
每句话,每个字,都压在她心中许久,像块大石头,憋得她快要溺水。
黎初初红着眼睛,眼泪再次涌出:
“姥姥活着的时候,你没时间回来。”
“现在她死了,你还回来干什么?!”
“来尽孝吗?履行做女儿的最后义务?还是来尽一个母亲的指责,接我走?你又能把我接去哪?!找个亲戚再扔下来,是吧。”
“……”
郑琴顿时沉默,生气的面容也在一点点瓦解,声音染了些愧疚,说:“妈妈有自己的难处,如果可以,谁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承欢膝下。”
“弟弟就可以,我不行。”
黎初初扯掉那层掩饰,说出事实,哽咽着吸口气,她眼眸里的泪水大颗大颗往外落:“反正你也不会把我当做家人,你跟我爸一样,你们都是只管着自己,只顾着自己。”
手背抹一把眼泪,目光扫过旁边眉头紧锁的黎进,而后讽刺笑了下,最后的几个字,黎初初咬着牙缓慢:“你们,自私透顶。”
说完,她踩过装包子的塑料袋跑出去,像逃离这个世界。
乡下燃着香烛的庙里,此时空荡荡,清净得看不到什么人。
黎初初缩在不起眼的桌案角落。
“对不起。”
她弱弱地在道歉,也不知道在跟。
好像在怨自己那天回来太晚,抑或答应过姥姥不跟郑琴发脾气。
“对不起……”
她心里难受,压抑着声音啜泣,低头抱紧自己,将埋脸进臂弯。
“我错了错了,真的。”
那是黎初初真正理解生死离别的感觉。
黎初初没再去培训班。
半个多月,她从暴瘦了将近二十斤。
姥姥下葬后,郑琴和黎进商量着,给黎初初在长锦市里租个房子,两人除了每月都给固定的生活费之外,谁有时间谁就去看看她。
到了市里,地铁平稳快速地运行,人们进来出去,毫无交流。
地铁到达市中心的站点,面对着地铁门,黎初初走神地盯着,这站距离培训班很近。
她脑袋里闪出那个不会说话,戴着黑色口罩帽子,眉眼很温柔的男人。
在地铁门关闭的前几秒。
黎初初不顾身后郑琴的惊讶,跑出了地铁。
耳边有很多声音,包括她自己一路跑着喘/息,街边的车水马龙,自行车铃铛与汽车喇叭。
黎初初回过神,人已经站在一所建筑的门口,里面就是她读的培训班。
傍晚的天色,橘红将一小半云朵染过。
她抬脚,继续跑进去。
直向教室。
等见到他,她想把自己此刻是感受说出来。
月亮哥哥,你留在我身边吧,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