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且将新火试新茶
八月金秋, 丹桂飘香。
定远侯府萧家的一座院落里,柿子树挂了满枝丫红澄澄的果子。
一位十五六岁、锦衣玉袍的少年迈步走进院中,脚下微顿, 示意跟在他身后的人都留在外面,方才抬脚往书房的方向去。他玉冠束发, 手中拿着一个锦盒,眉眼之间却是一种疏离气质,冷若冰霜。
赵明延信步走到来过不止一次的书房门外, 抬手敲一敲门。
书房里传出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进来。”
他嘴角微弯, 脸上的冷淡碎裂,随之推开房门, 不疾不徐走得进去。
书案前, 身穿淡黄色衣裙的小娘子正在埋头写着什么。
“在做什么?”
听见赵明延的声音, 小娘子微讶中抬头, 瞧见他顿时眉眼弯弯。
“明延哥哥, 你怎么来了?”萧洛和赵明延打过招呼, 并未起身, 而是低头继续写字,“娘亲这两天不舒服, 我帮她整理一点东西。你先坐一会儿, 我马上就能整理好了,只差一点点。”
“好, 不着急。”
赵明延应得一声, 没有走开, 依旧站在书案前, 看萧洛一笔一划的写字。
萧洛能写得一手刚健柔美的好字。
倘若光看字迹,或许想象不到它们出自一个尚未及笄的小娘子。
虽然赵明延的视线一直落在她身上, 但萧洛显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她埋着头,专心致志于自己该做的事情,看起来不怎么在意赵明延的审视与打量——抑或多少习惯了,毕竟也不是头一回。
萧洛忙着做事自然不说话,赵明延在旁边同样很安静。
书房里静悄悄的,直至萧洛放下手中的笔,确认检查过一遍,轻吁一口气。
“什么时候送我一幅字?”
赵明延的声音在萧洛头顶响起,含着淡淡的笑意。
萧洛仰头看他,稍显稚嫩的莹白小脸孔上一双灵动的眸子转一转,笑道:“殿下莫不是在取笑我?我这样一笔平平无奇的字,如何敢献丑送给您?回头您若是当真挂起来,怕是要被人笑话。”
赵明延晓得她在拒绝自己。
还用上“殿下”这样疏远的称呼,他不喜欢,却没有法子。
不说她的字好看得紧,不可能有人笑话。
便是当真……但凡他喜欢,又哪儿会有人敢随意笑话?
“你不愿意送我便罢了。”
赵明延掩下心思,一笑开口,“没得非要贬低自己,又给我扣个帽子。”
萧洛抿唇笑着不接话。
赵明延又说:“你这样,我这头疼之症,只怕要更厉害。”
萧洛闻言,吃惊中站起身问:“明延哥哥头疼?何故?莫不是生病了?”她年龄小,仍在长个子,比起已经窜过个子的赵明延要矮上一个头,便不得不踮起脚,拿手背去试探赵明延额头温度。
赵明延见状配合微微俯下身,让她能够探个明明白白。
没有发热迹象,萧洛收回手又抓住赵明延手腕,手指摁在他腕间为他诊脉。
又是半晌的安安静静。
赵明延任由萧洛帮他诊脉,规规矩矩、老老实实。
待萧洛收回手他才问:“如何?”
“探不出来。”萧洛摇摇头,“明延哥哥该请来御医看一看。”
赵明延低下头,脸上一闪而逝的笑意,自顾自理一理衣袖:“那算了。”
萧洛说:“头疼也不是小事……”
两个人正聊着这些,书房外响起一阵脚步声。之后是一阵爽朗笑声伴随一道洪亮的声音:“洛洛,院子里这柿子树上的柿子都熟透了,怎么也不叫人摘?仔细不小心叫那些个鸟儿都吃没了。”
萧洛的注意力立刻被这道声音吸引。
赵明延看见她眼前一亮,绕过书案往外走,脸上灿烂的笑:“杨大哥!”
“什么时候回来的京都?”萧洛还未走出书房,和进来的杨振、邢希月等人便遇上了。瞧见邢希月,她脸上的惊喜之色愈发浓烈,拉过邢希月的手便笑吟吟说,“希月妹妹!好久不见!”
邢希月也笑着打招呼道:“洛洛姐姐。”
互相问过好,陪杨振、邢希月过来的萧焕注意到书房里面的赵明延。
他垂眼,上前两步,向赵明延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杨振和邢希月闻声看过去,之后与萧焕一样像赵明延行礼请安。
赵明延神色淡淡,免了他们的礼。之后,他不动声色从袖中摸出一个小玩意放在萧洛的书案上,便迈步往外走:“你们慢慢聊,孤还有其他的事,先回宫了。”
几个人自然不多留他。
赵明延让他们留步,离开廊下,走出萧洛的院子。
马车仍停在定远侯府的大门外。
他本便是打算过来一小会儿,其他人不出现,他一样很快要走。
可终究被打断了。
赵明延皱眉,走到马车前,正准备上马车,耳边却听见萧洛的声音。
恍惚之中倒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下意识回头瞧见萧洛,见她朝自己走来,赵明延立在原地不动。
萧洛提裙小跑到赵明延的面前,许是一路跑过来,她鼻尖冒出小汗珠,脸颊也红扑扑的,越发粉雕玉琢,惹人喜欢。她微微喘着气站在赵明延面前笑一笑,而后伸出手、掌心里两个大红柿子。
“新摘的果子,给明延哥哥也尝一尝。”
她把两个柿子塞到赵明延手中。
赵明延低头望着两个红澄澄的柿子没有说话。
萧洛又说:“过两日我们准备聚一聚,明延哥哥也来吧。”
“宜春郡主、玉瑶姐姐、沈哥哥他们届时都会来的。”
她眨巴眨巴眼睛看着赵明延,“若是有空……明延哥哥便与我们一起?”
赵明延收回视线,语气很平静:“再说吧。”
“好。”萧洛似乎不强求,点一点头,“有空一定要来。”
“我等你。”
萧洛眼神里流露出认真的神色,对赵明延道。
赵明延怔一怔,颔首:“好。”
得到允诺的萧洛后退两步,冲他挥挥手,笑得无辜:“明延哥哥再见。”
赵明延拿着两个红柿子上得马车,终于离开定远侯府。回宫的一路,他的目光都未曾从掌心的柿子移开。虽然没有来得及品尝,但已觉得,这柿子一定特别甜。
萧洛送走赵明延,转身回去自己的院子。
她在抄手游廊下遇见萧焕,萧焕问她:“殿下走了?”
“嗯。”萧洛点点头,脚下不停。
萧焕跟在她身后问:“你当真请殿下一起来聚?”
“不可以吗?”
萧洛理所当然的反问道。
萧焕回答:“自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其实他真正想说,太子殿下对她的态度不大对劲……他不是很放心。
“对啊,所以请殿下一起来不是很正常吗?”
萧洛似乎不知萧焕心中所想,顿一顿道,“殿下总是一个人。”
“不觉得有些可怜吗?”
她压低声音,“哪怕是殿下也需要朋友呀。”
萧焕可不认为赵明延是想要单纯的和自己妹妹“交朋友”。
只是萧洛还小,对有些事情尚且懵懂,许是未曾注意到那样的心思。
“妹妹样样都好,唯一太过心善。”
萧焕伸手轻抚她的发鬓,“他终究是太子殿下。”
“哎……”
萧洛含笑,“哥,我明白,但左右宜春郡主也来,不要紧的。”
萧焕无奈摇摇头:“人既已经请了,便这样罢。”
“回去吧。”他温声道,“杨大哥和希月在等着你呢。”
“好。”
萧洛柔柔答应一声,和萧焕一齐回去了。
·
杨振和邢希月在院子里摘柿子。
见萧焕和萧洛回来,猫在树上的杨振朝萧焕扔去一个柿子:“人走了?”
“走了。”
萧焕稳稳抓住那个柿子,仰头看向杨振,“我也来帮忙。”
他把手里的柿子塞给萧洛。
萧洛见邢希月同样在树上忙着呢,跃跃欲试:“哥,我也帮你们。”
“那你让他们搬个□□过来。”萧焕没有阻拦自己妹妹,只笑,“你小心一些,别是受伤了。倘若受伤,我们要心疼不说,爹非得狠狠我一顿教训不可。”
萧洛轻哼一声:“我哪有那么不中用。”
爬树这项技能她掌握得不够,便老老实实让仆人搬来□□。
于是,几个人边摘柿子边闲聊。
杨振和邢希月出现在侯府又不见长辈,萧焕和萧洛不免问一问。
“爹娘有别的事情,晚一些便过来了。”杨振动作麻利的摘着柿子,转眼竹篮装满大半,“我和妹妹没什么事,先来见见你们。爹娘也是特地赶在中秋之前回来,说是正好聚一聚。”
萧焕道:“年节你们没有回京都,便是有一年多没有见面了。”
“杨大哥和希月妹妹又去了些什么好玩的地方?”萧洛兴致勃勃问。
杨振当下与他们一一细数起来,转而说起些趣事。
萧洛听得认真,临了也是忍不住羡慕:“以后我也要去这些地方看一看。”
“会有机会的。”
杨振笑,“洛洛不着急。”
其实这些年,萧衍和傅新桃没有少去过各地游玩。
只是通常不会带上萧焕和萧洛。
倒不是不愿意带他们,而是他们现下乃是在书院里跟着夫子上课的年纪。萧衍和傅新桃一致认为上课读书非常重要,不能在这个年纪荒废,因而留他们在京都。
萧衍和傅新桃对他们两兄妹把话说得很明白。
他们可以理解父母的用心,并不抱怨,但羡慕总归也羡慕。
杨振和邢希月不一样。虽然杨振比萧焕还大上两岁,但邢希月是比萧洛还小的,他们不常在京都是因为邢丽春和杨正安常年在边关,邢希月也是在边关出生,杨振被收养以后同样在边关生活长大。
谈笑间,四个人摘了两大框的柿子。
树顶的那些果子不易得手又大多已被鸟啄过,便被果断放弃了。
摘完柿子没多久,邢丽春和杨正安到了侯府。
萧洛随萧焕一起去见长辈,等她回来书房,已经是用过晚膳之后的事情。
赵明延留下的那个小玩意依然静悄悄立在书案上。
走到书案旁准备收拾东西的萧洛注意到它,顺手拿了起来仔细看看。
略想一想,便明白这是谁留下的。
萧洛垂眼再看,手里背插彩旗的兔儿爷说不出的神气威风。
中秋……礼物吗?
她歪歪脑袋,弯一弯嘴角,把这个小玩意收起来,和别的兔儿爷放在一处。
原是不觉得。
这会儿瞧见铺着绸缎的大匣子里躺满赵明延送的兔儿爷……
萧洛忽然间有些许恍惚——
咦?太子殿下竟然已经送过她这么多吗?
·
萧焕、萧洛、沈玉瑶、沈瀚、陆婉的年龄相差都不远,又因彼此爹娘都认识,一帮人算得上是自小玩在一处。后来陆陆续续开始读书习字,也是在同一间书院,彼此关系难免要亲近一些。
杨振和邢希月不常在京都,却也不妨碍。
他们互相都认识,杨振和邢希月每每回京都,一群人都会聚上一聚。
久而久之,这也就成为某一种只属于他们小辈的“传统”。
今年亦没有例外。
他们小聚的地点最终选在长公主府。
起初是考虑萧焕和萧洛家的,但傅新桃身体不适需要静养,便改了地方。
陆婉作为长公主赵淑媛和陆逊唯一的女儿,自是长公主府的小主人。确定要聚在长公主府以后,她很是兴奋又热情的指挥着府中的仆从们忙碌起来,吃的、喝的、用的、玩的,样样不落。
小聚这天,陆婉的院子有着不同以往的热闹。
作为长辈的赵淑媛和陆逊,非常体贴的避开不去打扰他们。
萧焕和萧洛乘马车抵达长公主府时,其他人都先一步到了。仆从来进屋里禀报,原本聊得兴起、正在喝茶吃点心的众人纷纷相携着走到廊下去迎接萧焕和萧洛。
“洛洛,你怎么迟到了?”
沈玉瑶调笑说,“让我们好等,该不该罚?”
萧洛根本不怕这样的话,笑嘻嘻开口:“玉瑶姐姐才舍不得罚我呢。”说着又指挥自己的丫鬟把带来的脆柿子交给陆婉的丫鬟安排,“罚我大约便免了,赔罪的东西我倒是先行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