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丢了面子又折(2/2)
林墨的样子,很像是被王沫儿给迷惑了。
“朕会给费勇下令,让他赶紧平叛,丞相,你也要尽快把盐送到京城来,好好弥补朝廷的威信!不要让朕再为这种事情费神了。”
王昔大喜,赶紧答应下来。
那些御史位卑言轻,只能失望叹息。
他们没想到,这么好的机会竟然都没能给王昔治罪,只是让他赔了个河东郡守。
陛下的表现也让人丧气,他还对王昔如此信任,竟然指望着他来解决盐价危机?
可是,林墨已经不再给他们开口的机会,安抚了王沫儿几句,直接下令退朝。
……
王昔回到府中,几名亲信大臣直接跟了过来议事。
“丞相大人,没想到,咱们的计划还没等把费勇拉下来,先赔了个河东郡守!”
“谁能想到岐山那伙山匪下手这么狠!咱们给他们机会切断费勇的大军补给,他竟直接把官道给切断了!”
没错,这次危机,其实是王昔一手造成的!
他有心抢夺兵权,却落在费勇手里,如何能够甘心?
河东郡守是王昔的人,他直接写信暗示,让河东本地守军回缩,故意让出空隙给岐山之匪。
他们的本意,是想让费勇在立足未稳之时,让岐山之匪钻空子,截其粮道,直接打击费勇大军的士气,甚至让他们崩溃。
到那时,王昔不但拔除了一个不服自己的军中大将,还能从容站出来收拾残局,谁还能反对由王莽执掌兵权?
可是他这次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王昔在争权夺势上,是大行家,但对于行军打仗,根本是外行人。
岐山的山匪可不是王昔的部属,不可能按照他的意志行事,直接造成局面失控,京城竟出现食盐危机。
王昔这次是赔了面子又折兵啊。
打压下李邈之后,朝中反抗他的势力本来被完全压制,这次竟又重新抬头。
而且他以前在河东的布局全白费了,不仅是河东郡守,恐怕大部分河东官吏都要大洗牌!
“够了!现在不是计较一时得失的时候,好在陛下够糊涂,只要费勇在前线打了败仗,他同样要被问罪,我们依然有机会夺得兵权!”
王昔在绝对被动之时,都想着咬费勇一口。
河东的损失,他可以承受,只要能把费勇的兵权夺过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你们不要聚在这里浪费时间,赶紧回去想办法平息盐价!”
“除了河东盐,不是还有河盐,还有东海海盐吗?在市场上先顶住!”
众大臣面面相视,脸色都不大好看。
他们手中确实控制着几个大商家,手里也控制着不少的食盐。
但是整个京城连同周边郡县,那是多少百姓啊!
再多库存的盐,也填不满这个无底洞。
至于河盐和海盐,确实能用,可是比起河东盐池,实在是差了不少。
看丞相的脸色,他们都不敢开口相劝,只能用这种办法先应付着。
更有甚者,觉得现在盐价高涨也不是坏事,他们掌握的商会能借机大发一笔。
只要保证京城的达官贵人们不缺盐就行了,底下那群贱民的死活,何必太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