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蛙抬头(2/2)
简单来说,就是眼里有光,
这才几日啊?
村长皱起眉头,看着沈樵的背影,走路时全身无力,一摇一晃的,膝盖都在打摆子发软,好像明白了什么?
旋即露出古怪的笑容。
目光随即在村里的女孩子身上打量,看有谁家的女孩子到了适婚年纪。
铁宁家的,不行,娃娃还小,只有八岁,老姜家的姜娥,不行,今年都十六了,因为和村里大部分人家沾亲,有血缘关系,已经说给了外人。
自己的孙女今年才五岁,要想出嫁,怎么还得等个七八年。
发愁啊,没有适龄女孩子。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烦恼
狗蛋儿烦恼自己的武功怎么就入不了门呢?
沈师昨日里教的这一式老树盘根,是在对手进入自己身体防御范围时,利用盘劲绞杀缠住对手,再用一招玉石俱焚和对方同归于尽的手段,逼迫对手和自己拉开距离。
自己就怎么这么笨呢?总是做不到变招时那种丝滑圆润的感觉。
村长烦恼,自己老了,村里的壮年没有能挑起大梁的,都没有修炼的天赋,就朱旗勉强达到了淬血层次,还因为悟性低下练了个四不像。
今后怎么办?
后继无人啊。
西军大营里,军械处,刘玥也有烦恼。
面对着库房里一摞摞,码的整整齐齐,无边无际的长枪,头都快疼死了。
西军大营共有大军三十万,长枪是每个士卒的标配,
功法配合,战阵演练,士卒都需要长枪。
撇着嘴,将面前的一杆杆,明晃晃,散发着铁血狰狞,恐怖杀气的金属枪头上油,擦拭,再整整齐齐的码放好。
然后,继续重复之前的动作。
幸好还有同门师姐妹陪同自己,看着昔日里高傲的犹如凤凰般的清雯和师门的团宠小师妹,也在用手抚摸着枪杆,查找裂纹和暗伤,以判断是否修复。
看到这里,刘玥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大家都一样,谁也别笑谁,难道你们修复的枪比我还少了吗?
我只是比你们早了一步而已。
沈樵漫步走在村外的田野里,看着规划的整齐的田地,里面种着红玉灵米,一种下品灵材,也不多,只有十亩田。
修士长期食用灵米,可以滋润血气,锤炼内腑。
听村里人说,每年收获一季,每到成熟收割时,就有客商从四方城赶来,一斤一个大夏银币,一银币等同一百个铜板。
而一个银币可以买来一百斤粗面粉或者糙米。
是的,如今大夏帝国,朝廷稳定,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由于地广人稀,朝廷鼓励百姓积极拓荒从事生产,米粮和寻常百姓日用价格早已稳定在最低点,加上朝廷在这片大陆上,从无敌手,五军都督府威震天下。
东西南北四大营驻扎四边,御敌于国门之外。
中军百万大军守护国都,如沈樵这般境界,在州军里还能混个小伍长当当,放在五军里,也就是最底层的士卒而已。
西军大营里的伍长,要求最低是真元初境。
斥候营里基本都是中后期高手,神游境就不同了,怎么滴也能混个杂号将军。
说道百姓日用的价格,就得感谢大夏朝廷,早在开国初期,就定下一斤米粮价格不得超过两铜,若有奸商趁着天灾人祸囤积居奇抬高粮食价格,杀无赦,斩立决。
由于修士到达真元境,已经可以辟谷,每日炼化天地元气补充身体所需,除了像南岳学府的那两个馋嘴女修一样,一般不食用不含灵气的作物。
所以物价基本处于最低水平。
当然,这里说的是普通百姓的物价。
而修士用到的各种物资,价格那叫一个高啊,有的真元境修士到现在都没有一件趁手的法器。
夏国律令,所有的城池州府内,不得无故伤害他人性命。
就如东篱村,这般荒僻之处,也有州军隔三差五的巡逻。
能不能制止修士野外斗法,互相杀戮,不是看律法有多么森严,而是看修士对律法敬不敬畏。
修士个个桀骜不驯,若是性格窝囊,神魂孱弱,体魄不良,他们也修不到此般境界,早就被人打死了。
所以夏国的通缉榜单上从来都是人满为患。
沈樵看着面前的红玉稻田,盘算着能收获多少,一亩田能收红玉灵米三十斤,十亩共计收获三百斤,也就是三百个银币,村中共有四十余户一百多人,算起来,也就是一人分得两个银币,能买两百斤粮食,再加上平日里采集药材,村民的日子过的还算不错。
就这般东走走西逛逛,看看庄稼,野草树木,心情渐趋于平静。
回到房中,修炼过后,又打了几套拳法,出了一身汗,洗洗睡觉。
沈樵知道,以自己目前的道行,一天进入搏杀空间三次,已是极限。
再多就伤及神魂了,过犹不及。
一夜无梦。
到是睡了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