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这可如何是好?179
背后不知道被多少人暗骂狐狸精。
第109章 自女子科举开始,陆陆续续选出的女进士们,在这些年里成婚者不在少数,并不是所有人都还在朝堂之上坚持任职,每年总有一两个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辞官嫁人。
得了功名在身的女人更能高嫁,也成了许多人家督促自家未婚娘子读书的缘由。
类似的事情总是难免,只要更多的女人读书识字、出人头地,就都是好的。
至少是在慢慢变好,变的比原来要好。
除开三位公主,其他的女人绝大多数是嫁入夫家,再有就是如临月郡主一般,母家仗着权势将孩子带回,随母姓。或者像是小探花姚沁,淑长公主不愿叫孙女随驸马的王氏,硬是叫孙女随儿媳家姓姚。
但向外堂堂正正地说,我是娶了丈夫入门的女人,也只有闵明月一个。
闵明月是得了皇帝金口玉言,要娶一个男子回来繁衍子嗣的。
本身就是军功赫赫的将军,竟择了一个罪臣之后,传出去实在是叫人唏嘘叹惋的。
因怀孕带着驸马吴小郎一起回京养胎的安图公主姬娴,坐在席间与许久未见的阿姊们闲话:“你们竟不劝一劝她?若是喜欢,留在府中做一个随侍也就罢了,何必正正经经地成婚。”
半点不记得杨子青算得上自己的表兄,完全不理解闵明月的选择。
姬羲元心底不赞同的,在外看在闵明月的脸面上没说什么,“情之一字,谁能说得清楚?”
大约是怀孕的缘故,姬娴身体不适,说话也较以往刻薄许多:“他也就是好运气,占了个男人名头。要是咱们四弟,不,就是普通官宦家的子弟,回家嚷嚷一句我要娶罪臣之女为妻,都要叫人打开他的脑子看看是不是正常。”
不远处,聚众讨论女人娶男人有违人伦的老头被此话呛住,半晌说不出话来。
“糟糠之夫不可弃,人杨子青陪伴闵将军小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姬姝意思意思说了句好话,然后将自己面前的一碗樱桃酪推到姬娴面前,好叫她顺顺喉咙,再多说两句。
在姬娴怀孕后一直赔小心的吴小郎摸了摸碗沿,确认是温热的才递给姬姝用。
姬娴屈尊尝了一口,感觉挺合口味,端起碗吃用见底。
吃饱喝足后,姬姝冷不丁地问驸马:“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吴小郎心中一凛,可不敢惹怒她,乖顺道:“这是当然的。”
他们小夫妻二人在外逍遥快活的很,吃穿不愁,公主府也有陪侍的女医,本来是不打算回京的。然而京中的安国公夫妇听说公主有孕,便写信给吴小郎说了有的没的,当晚给姬娴气得拍板决定进京。
西北千好万好,就一点,姬娴身边能借助的力量太少。凭她身边几个人,与安国公府的人较量太费力气,还是得回京。
身为公主,姬娴想回京,即刻就能动身。而吴小郎是以护送回鹘质子的名义回京的。
安图公主与驸马朝见皇帝后,也被暂时留在京中。皇帝恩准二人,等孩子周岁再返西北。
这孩子若是儿子,姬姝也就认了,让孩子随吴氏走。但要是女儿,多少得回京才能安心。
怀孕之后,姬娴才知要受多少辛苦。
一想到自己的孩子,有可能要跟着吴小郎姓,她就看吴小郎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哪儿哪儿都不顺眼。
姬娴冷哼一声,“杨子青反正也是个男人,睡了也就睡了。要我说,明月阿姊就是人太好,竟就这么被这个狐狸精套住了。”
说完,姬娴又有些后悔,撇开了眼。
吴小郎只当她的话是耳边风,完全不往心里去,招呼侍女再送一碗樱桃酪来。
姊妹间,到底比丈夫了解她多。
姬羲元听明白了,三妹口中是为闵明月抱不平,实则是后悔于自己当时的选择。
可这后悔又只是一时之气,仔细想想日子似乎还能过得。
姬娴当时选择吴小郎是出于多方的考量,为的是平衡西北局势。而今,她即便是后悔,三五年里也摆脱不得。
不过,姬羲元的计划中并无姬娴、吴小郎回京的安排。
她是盼着姬娴能过一些安稳日子的。
眼见边关经此一役又能有十年太平,鼎都内分外热闹起来。
姬羲元的影响力在这一年抵达顶峰,内有皇帝的偏爱,外有姊妹好友的相助,公主府开设的文馆往来的人络绎不绝。
因为闵清洙的死,闵家的主事人变成闵清渊,闵家与长善公主府的关系趋于缓和。
无论是朝中还是军中,大势之下,人人以长善公主为先,营造出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越王一党见公主党势力庞大,竟也沉住了气。
姊弟俩相遇,总是越王后退一射之地。
知道姬羲元喜欢自家的女儿,越王连给孩子取大名一事也来问长姊。
姬羲元不客气地代劳:“‘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我看二娘取名为若木,再合适不过了。”
越王便笑道:“大郎与二娘一母同胞,那大郎就叫若水。也是个好名字。”
竟就这么认下来了。
越王这样的表现反而让姬羲元放下心来,她每每与姬姝谈到越发安静的越王府,啧啧称奇:“有没有找到是哪一个高人?能压住我们的好弟弟,似模似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