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进了学堂, 有鉴于徒昀是第一次到这里上学,贾赦直接让这位尊贵的大启皇太子从一年级开始上起。
徒昀走进明亮宽敞的教室,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大观园学堂, 贾赦是仿照现代的班级分配来安排的, 在徒昀看来, 这间教室极大, 雪白的墙壁, 前后两个门, 窗户都是安装的玻璃,窗明几净,从这一点看, 甚至比皇宫里的尚书房还好上几分。
学生的正对面, 白色的墙中间, 有一块长方形的黑板,上面写满白色的字。
黑板前面是先生的桌子, 他们的到来, 让正讲得兴起的先生停下了他的工作。
看到校长带了人过来,被临时拉来充当先生的林瑜笑着迎出来, “校长好,这位就是新分来我们班的转学生吗?”
说着, 他看向徒昀,同他打招呼:“你好啊, 小弟弟。”
这句“小弟弟”可是捅了蚂蜂窝了, 徒昀瞪起双目,横眉怒对林瑜,皇太子的脾气就上来了。
贾赦眼疾手快,按住徒昀的肩膀, 对林瑜道:“这是李长生,之前在家族学堂念书。他父亲与我相识,瞧见咱们的学堂教出来的学生们都不错,就动了把他送来我这里学习的念头。现在我把人交给你,你好好带他。”
既然兴宁帝把孩子交给他了,贾赦就决定让徒昀以普通的权贵人家孩子的身分,在他这里接受学习。
李长生是贾赦临时起意,给徒昀起的。
李是皇后的姓,“长生”却是以兴宁帝为首的,徒昀的长辈们对他最大的希望。
当这个名字从贾赦的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徒昀猛的转过头,力道之重,差点没把脖子扭了。
他已经十岁了,竟然是第一次知道自己原来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李长生”?!
注意到徒昀的目光,贾赦挑了挑眉,对这个名字不满意吗?不满意也得受着,这个名字即使传到兴宁帝的耳朵里,他老人家也是会夸他一句起得好!
贾赦才不理会他,进了他的地方,自然要听他的,这可是他之前和兴宁帝说好了的。
“行了,时间不早,瑜哥儿你先把人带进去上课吧,再不进去,一会都要下课了。”
林瑜听话的把正式改名叫做李长生的皇太子殿下带进教室。
有插班生进来,第一件事当然是给同学们做介绍。
贾赦在门外站了一会,再三确定太子虽然不情不愿,却没有出什么幺蛾子,终于放下心,在学堂里巡视了一番,这才返回荣禧堂。
徒钰已经回来了,正在外书房等他,见他回来,笑问道:“把太子殿下送去学堂了吗?如何?殿下对学堂还适应吧?”
贾赦点点头:“我把他送进一年级去了,他毕竟没有接触过咱们这样的学校教育,虽然年纪大了点,还是得从一年级开始学起。”
徒钰听他这么说,眉头微微皱起,心里嘀咕,如果是这样的话,以那位殿下的脾气,幺蛾子只怕会虽迟但到。
有心想要提醒贾赦,但见他心情还不错,就不想破坏自家师弟的好心情,反正如果真的出现问题,有他在,总不会闹得太过。
果然如徒钰预料的那样,放学后,荣禧堂的外书房,迎来了一只气呼呼的太子包子。
“殿下来了?正好,今天午饭咱们不在府里吃,臣带殿下到外面吃好吃的,顺便教你了解一下百姓的民生。”
太子气呼呼道:“父皇是让孤来国公爷这里学习治国之道的,不是来了解民生的。国公爷还让孤和一帮六七岁的小屁孩放在一起,与他们一同念书!即使要和学堂的学生念同样的书,孤也不应该上一年级,而是四年级!”
天知道,当他发现和他同样年纪的人,都在三四五这三个年段念书,只有他一个十岁的大孩子,和一般六七岁的小屁孩一同念一年级的时候,心里有多崩溃。
他堂堂大启朝皇太子,被皇帝最信任的荣国公,丢到孩子堆里,陪一群小屁孩玩,这叫什么事?
贾赦直翻白眼,很不客气的拿出一年级的课本,指着语文课本上的拼音字母问道:“殿下可知道这是什么?”
徒昀一脸懵逼,他记得这是今天教语文的先生教的,说是叫拼音。
只是这玩意儿,长的奇奇怪怪的,看得他头昏脑胀,加上当时已经知道自己以十岁的“高龄”,上着六岁的孩子才上的一年级,心里存着气,没能仔细听讲,现在猛然被问起,还真不知道贾赦的这个拼音读作什么?
贾赦不等他做出回答,又翻开数学书,指着一则运算法则问他:“知道这则数□□算法则的原理是什么吗?知道他怎么运用吗?”
徒昀更加的茫然了,因为贾赦和徒钰的原因,阿拉伯数字被普遍运用,现在的人记账时用的都是这种数字,徒昀自然是认识的,但是这所谓的运算法则,他的确是没有接触过。
贾赦又拿出四年级的数学课本,指着其中一道应用题问他,“知道这个题怎么解吗?”这是一道水池进水和出水的问题,难度中等。
徒昀的脸已经绿了,他虽然自幼聪明,宫里有大儒教他,学的是四书五经,在数算上并不精通,什么《九章算术》、《孙子算经》都还没有认真阅读理解过,贾赦的一通问题砸下来,直接把他砸蒙了。
贾赦得意道:“你瞧,这些都是最基础的东西,因为你之前都没学过,压根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也不会使用。如果直接让你上四年级,你确定能跟得上进度?”
徒昀已经涨红了脸,低着头,忽然又扬起,梗着脖子辩驳道:“孤是要学治国之道的,数算不过是小道,孤并不需要精通!孤看过四年级的语文书,上面的文章和问题孤都能解答!”
贾赦的眉毛又挑高了一分,也不说什么,转身到书架上取出两本账本,递到徒昀的跟前。
“这是一真一假,两本账册,殿下先看一看,能否分辨出哪一本账册是真,哪一本账册是假?到时候再来和臣掰扯。”
徒昀一头雾水,接过账册翻看,眉头紧紧皱起来,这两份账册,在他看来,都没有任何问题。要知道当初皇后娘娘为了培养他,也是仔细教过他怎么看账册的。
这两本账册上的主要内容,基本差不多,要说有哪里不一样,主要是里面的价格差别。
过了好一会,他抬起头,对贾赦道:“你诓我,这两本都是真的!”
贾赦这一下子实在忍不住了,嗤笑了一声,拿过其中一本账册,指着其中一项,对徒昀道:“来,殿下念一念这一条。”
徒昀看了贾赦一眼,一人读出那一条记录:“鸡蛋一个一两……有什么问题吗?上头的钱数是对的。”
贾赦怒道:“一个鸡蛋一两银子,你还觉得没错?!殿下可知,一两银子于普通百姓而言,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一个六口之家,省吃俭用些,能花用一个月还有盈余!”
又拿过另外一本,指着这一项说道:“人家的鸡蛋一个才一文钱,你家鸡蛋一个一两银子,好精贵哦!就是金母鸡下的蛋,它也不值这个价!”
徒昀瞪大眼,不敢置信,他记得,当初皇后拿给他看的账本,鸡蛋的价格就是一两银子!这说明了什么?
果然贾赦又道:“一两银差不多能换一贯钱,也就是一千文钱,能买一千个鸡蛋,鸡蛋一两一个是什么概念!人家卖你一个鸡蛋,净赚九百九十九文,如果你每天吃一个蛋,一个月就是将近三十两的支出,这些银子,足够二十多家百姓宽裕的过一个月了!”
徒昀听得脸渐渐的白了,他想到了更多的东西。
贾赦又道:“这还只是鸡蛋一项,其他的尚且不说,单单这一项,就够采买的人赚得流油了!殿下说说,你不学数算,不了解民情,您这位子坐得安稳吗?!”
徒钰走到他二人旁边,对徒昀道:“现在知道陛下为何将你送到这里来了吧?当年陛下在潜邸时,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他是不想让你重蹈覆辙,才将你送到这里。毕竟,也只有我和师弟,才会将这世间所有的深坑和丑恶,说给你知道,让你在往后的日子里,能够避开。而不是蒙住你的双眼,在你面前粉饰太平。”
也不是那些大儒不想教会太子这些常识,只是他们深受礼教束缚,信奉士农工商的阶级分类,自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最讨厌沾染铜臭,自己从来不去了解民生,如何指望他们能教太子了解?
而那些了解的人,却因为地位不够高,不够接近权利中心,无缘教会太子了解民生。
可是这些,对于皇太子,未来的皇帝而言,是不够的!如果他不能很好的了解这些常识,等将来成为皇帝,只能任由那些野心勃勃的臣子拿捏了。
以兴宁帝的脾气,他辛苦打下的盛世江山,怎么可能让后辈和臣子随意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