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五十五章(2/2)
而如今,疑似贴着‘长公主dang’标签的她来到了侯府。
并且还让侯府夫人面上无颜。
现在想想,老镇南王是否也打着这样的一套牌呢。
目的是以她做饵,还是以勾噬饵?
顾文君微垂下眼。
“侯爷严重了。”好一会儿顾文君笑容极浅,浅的连她自己都觉得凉薄的不近人情。“顾某只是来探望家姐。”
她只谈顾某,却避而不谈‘世子’的自称。
淮信侯眸光渐深。
他自然也听出了顾文君的弦外之音。
但也只是弦外之音。
如今京师在他人看来机遇难求,就等着混一个从龙之功,封妻荫子,但在久经官场的他来看无疑是危如累卵,大祸将至。
人有一口,是非难辨。
真假亦是难寻。
“至于侯爷所担心之事,顾某无意牵涉,左右远离京师,祸不及此。”顾文君见老侯爷放下了茶器,她反倒自己倒了杯茶。“只有阿姐和侄儿以及李嬷嬷才是顾某唯一牵挂之人。”她喝了一口自己倒的茶。
寡淡,无味,全无茶香。
果真还是不善此道。
她暗自叹了一声。
“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顾文君掀起眼帘,眸光滤上了午后的光,徒留着一抹温良流于其表。“本世子不管侯府如何,又会如何,命数自有天定,而人为亦是其中。你侯府自有你生存之道,但本世子却只在乎牵挂之人。”她的目光落在了面色沉寂的淮信侯。 “届时福也好,祸也罢,本世子能管得了,自然……”她声音一顿,笑容蔓上嘴角,凉薄的几近寡情。“也护的住。”
不是夸大,仅仅是陈述事实。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西凉镇南王,别说当今的圣人,就是日后即将继位的新皇,也要掂量自己的分量。
雄兵百万,铁骑精良,让人顾忌同时也令人畏惧。
别忘了,塞外的南蛮可是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
只要皇帝不作死,新出炉的世子
爷别太窝囊费。
有西凉铁骑在,自然能护得了这大好河山。
但同样拥兵自重的镇南王府也是把双刃剑。
御可杀敌,亦可自伤。
淮信侯沉默良久。
他沉默的时候多数时是盯着顾文君。
深沉的像是在揣摩,更多的是估量其中的分量亦或是价值。
顾文君这些话明着是袖手旁观却只在乎眼前的亲人,但实则未免不是抛出一支橄榄枝。
沸水的气泡声咕咚咕咚的再次沸起。
半响,淮信侯笑了起来。
极为浅淡的微笑,却犹如昙花一现的令人生出惊艳。
那种仿佛经久不笑的人突兀的微笑,禁不住让人眼前都忽的一亮。
顾文君眼角细微的下压。
淮信侯再次煮了一道好茶。
连贯的动作,飘逸的如同勾勒在宣纸上的水墨丹青。
他为顾文君续了一杯。
“不知是否有机会诚邀世子再来侯府做客?”
她知道淮信侯在评估是否该接住了这支橄榄枝。
能在朝堂上周旋的淮信侯不可能没有自保的手段。
只是如今这手段是否值得他同顾文君联手。
亦或是达成暂时的同盟。
“侯爷与其问顾某,不如扪心自问。”顾文君摩擦着手中的茶盏。“这偌大的侯府,是否值得本世子来?”
“世子想要什么?”淮信侯开门见山的问道。
顾文君闻言一笑。“江郎中与其妻伉俪情深,真乃侯府一大幸事。”
江怀吉如今隶属工部,从五品,郎中一职。
顾文君话不多说,点到即止。
心下以多少了然几分的淮信侯朗朗一笑。
“本侯深以为然。”
有淮信侯作保,只要顾欣芷一日在侯府,便无人敢在欺上一头。
别说徐夫人。
就连淮信侯都要考虑其中利弊。
只不过……
“顾某虽深知令夫人与其外甥女感情深厚,但这仍冠陶家姓待字闺中的姐儿一直留在侯府怕是不妥。”顾文君笑意绵绵。“侯爷以为呢?”
“世子所言甚是,本侯也本欲令其近日归家。”淮信侯颔首道。
“不知那位陶小姐何时离府?”顾文君道。
淮信侯看在眼里,心下暗叹一声。
“……明日。”
“是以,侯爷当以大义。”顾文君抬起手中茶盏。“久闻侯爷于易经之道深有见解,晚辈不才,亦颇有心得,他日拜访,还望侯爷赐教。”
她说的浅显,却又直白的让淮信侯眸光加深。
共识,有时候不需要说的太明目张胆,你知我知,便以无需天下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