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说完, 沈谕又连忙补充道:“但是,师姐,现在的当务之急, 还是先南下回烟州。等庄主处理完京城这边的风波,自然会.......”
“我知道。”姜沂平静地打断沈谕,“我明白你们的顾虑。放心,我会先安心南下,毕竟现在的我, 留在京城, 对你们来说也是个负担。”
听着姜沂有些自嘲的话,沈谕轻轻皱眉,说道:“等用完膳, 我就出去买些药材去,再买些衣服带回来,师姐你就先待在这里,别出去了。我们先在京城避几天风头, 风声一过就南下。”
等用完晚膳, 沈谕又让酒楼的小厮们过来把菜肴都撤下去了, 自个儿则是整理整理衣衫发髻,提起白玉剑就出去了。
她的马还在酒楼的马厩里面栓着。提了马,沈谕离开宁正楼, 朝这京城里面有名的药铺赶去。
花影给她的药方里面足足有十数种药材,沈谕对此又是一窍不通,只得拿着药方到药铺里面去问。
花影告诉过她,其中有两三味药很难找到,若是暂时没找到,也可以先服剩下的药材。
到了第一家药铺, 沈谕进去买药,果然还差三味。
她去问卖药的郎中,郎中说有两味在其他的药铺说不定能找到,至于第三味,他连听都未听说过。
沈谕谢过了郎中,带着已经买到了药材离开了。
想必,那第三味药,只怕是只能在江南地区才能找到了。
又跑了三家药铺,倒是把剩下两味买齐了,但是天色已经很晚了,沈谕想买衣服的时候,很多铺子都不开门了。
算了,明日白天再出来买吧。
沈谕带着药材回去的时候,姜沂正在房间里慢条斯理地画一幅画。
沈谕给姜沂打了个招呼,然后又把酒楼的侍女叫过来,把药材适量分好,交给侍女,让她们去酒楼的药房熬药去。
“师姐,稍等一会儿就可以喝药了,待会儿你喝完说说感觉怎么样。”沈谕走过去,坐在姜沂对面,关切地说。
姜沂点点头,正在聚精会神地用朱笔点缀着什么。
沈谕盯着姜沂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无聊,便说道:“明日我还要出去一趟,给咱们买些衣服,顺便看看外面的情况。咱们在京城不必久留,我想着过个三四日就能走了。”
“你还要出去?”姜沂抬起头来,美眸里有些焦急,“那你答应我,只是去街市里买衣服,别往皇城和宫里面去。我们说好的,风声一过就走,你可别节外生枝,让我担心。”
“那是自然。”沈谕笑了笑,“你都答应了我先不见庄主跟我南下,我自然不会在这时候不知轻重。”
她这样说,姜沂才放下心来。
两人正说着话,房门突然被人敲了敲。
沈谕朝门外看去,一喜,说道:“许是方才去煎药的侍女们回来了,我去看看。”
她快步走过去,打开了房门,就看到一个侍女托着一个红木托盘,托盘上端端正正摆放着一个冰瓷蓝色的小碗,碗里的汤药气味浓郁。
沈谕接了过来,打发侍女退下了,亲自给姜沂端了过去,满怀希望地看着她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下去。
“喝着感觉怎么样?”沈谕很快问道,“这种汤药一日要服两次,午膳和晚膳用过后服用。”
姜沂把瓷碗放下,看着紧盯着她的沈谕笑了笑,“一碗汤药哪能这么快见效,我这伤,怕是得养上半年。不过喝下去,倒是感觉腹间暖融融的。”
“养上半年也不急,这几天在京城我们得提心吊胆一下,等出了京就好。我们也不着急赶路,路线我都规划好了,一边养伤一边回去。”沈谕拿过姜沂放下的瓷碗,同样笑了笑。
第二日清晨,沈谕醒得颇早。
许是因为身体变差的缘故,姜沂睡觉变得很沉,往往要睡很长时间才能自然醒来。
沈谕轻手轻脚地下床,出门的时候吩咐了站在门外的侍女,等姜沂醒过来就给她上早膳。
大白天外出,沈谕还是很谨慎。
她把白玉剑的剑鞘留在了酒楼,莹白发亮的白玉剑身在朝阳的照耀下更为夺目。
沈谕先是去了酒楼附近的铁匠铺,重新买了一把毫不起眼的铁剑鞘套上,而后拐进酒楼后面的一个小巷子里,在那里面的绣坊里买了两身普普通通的男子衣衫,一件黑色,一件青色。
在绣坊里手巧的绣娘帮助下,沈谕重新梳理了头发,等她从绣坊出来的时候,已经完完全全是个公子打扮了。
不过这个公子,穿着普普通通的长衫,带着一把铁剑,显然有些穷酸。
沈谕去买衣服也斟酌了很久,最终决定给姜沂买四套衫裙,两套朴素扮相,两套华美扮相,日后根据情况再穿。
至于自己,她没想过要买多么华贵的公子衣服,两人都穿的华贵太过显眼,她还是当姜沂的马夫或者侍卫好了。
逛了一上午街,准备回去的时候沈谕有些心痒,忍不住往皇城的方向靠了靠。
现在的皇城,戒备显然森严了不少,不让老百姓随意出入了。
沈谕驻在街头巷尾,听着有些消息灵通的老百姓七嘴八舌地议论,想必皇城里也出了什么乱子。
这些就暂时不用她去管了。沈谕听了半天,没听出什么具体的名堂,只是感觉到街头巷尾的气氛都凝重了不少,最终还是决定回酒楼了。
等她回了酒楼进了房间,姜沂一见着她就笑了:“你这是什么打扮?沈公子,就差两抹胡须了。”
沈谕讪讪地笑笑,说道:“你看这京城街道上的马夫们,不都是这么穿的.......”
“能让沈公子给我赶车,还是荣幸。”姜沂笑着调侃了一句。
沈谕把大包小包的衣服放在软榻旁边的圆桌上,对姜沂说道:“师姐,你用了午膳不曾?”
“还没,等着你一起吃。”姜沂看着她,语气轻松。
发觉姜沂心情不错,沈谕也很是愉悦,她笑着说:“那你等等,我去叫人送午膳过来。”
说完,沈谕就迈着步子出门去了。
等她带着午膳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姜沂坐在圆凳上,正在翻看她买回来的衣衫裙襦等。
沈谕走过去,站在姜沂身后笑道:“可还满意否?”
姜沂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大体还可以,你买的衣服虽说素雅,可却没有大气风范可言,还有这几样金钗步摇,太过艳俗了一点。”
沈谕一滞,片刻后有些悻悻地笑了笑,“先用膳先用膳,我这不是买的匆忙嘛,等我们出了京城,咱俩一起逛街,你想买什么便买什么就是。”
姜沂却没有立马放下这个话题,而是低头继续翻看衣服,说道:“你说你今天的扮相是看了这京城的马夫,那你给我买这么些衣衫,是不是也是照着街头巷尾的那些个姑娘买的?”
这......沈谕愣了愣,想了想还真是。
她买衣服的时候,哪里想了这么多,脑子里闪过的都是一路上在大街上见过的姑娘们,就照着她们的样子买了几套回来。
姜沂从圆凳上起身,朝着用膳的桌子走去,目光轻柔地在沈谕的面庞上扫过,漫不经心地说:“下次买衣服的时候好好想想,我平日里是怎么穿的?或者说,什么样的衣服才能穿在我身上......”
沈谕给她把椅子拉开,心里却想着,下次买衣服绝不敢自己去了......
等两人用完午膳,沈谕照旧吩咐侍女去熬药。这次她留了个心眼,亲自跟着侍女进了药房,全程都得她看着才安心。
下午两人一直待在客栈里,看书下棋,好不闲适。
一直到晚上,沈谕觉得没什么事儿了,才让姜沂换一身朴素的行头,两人出去散了散步,权当是消食。
夜色渐渐深了,姜沂早早地歇下了。沈谕还不困,她不习惯睡这么早,就在离卧房有些距离书房里点了一盏烛火,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话本。
沈谕读话本入神了,一直到子时才回过神来,觉得该休息了。
她吹灭书房的烛火,拿着一小截蜡烛朝床边走去。
走到中庭的时候,沈谕敏锐地感受到外面的廊道里有声响,顿时警惕起来。
她迅速吹灭手里的蜡烛,一把拿起搁在架子上的白玉剑,同时蹑手蹑脚地往门边走。
刚走到门边,沈谕前迈一步,背靠在门框上。
下一刻,门就被轻轻打开了,沈谕凝神去看,看到了一个一身黑的人影。
人影正欲进门,脖子前突然寒光一闪,耳后传来一道冰冷的声音,“来者何人?”
人影霎时怔住,很快说道:“是我!”
是白忆。沈谕一愣,放下了白玉剑。
白忆进了房间,又轻轻地把门关上了。
“你俩果然在这。”她说完,一把拉下脸上蒙着的黑布。
借着月色,沈谕看清了,果真是白忆。
“你来这里做什么?现在可安全了?”沈谕有些焦急地问道。
白忆看了她一眼,说道:“还不是惦记你俩,沈谕,你这是......”
月色下,白忆也看清了沈谕的打扮,像姜沂一样笑起来,“你怎么装成个公子?”
沈谕无奈,走到屋里把烛火重新点亮,看着白忆说道:“说吧,这次又有什么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