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2/2)
她之所以会知道雁六的名号,是因为那把被他那在手中的长剑也曾横驾过她的颈间。
丈夫还在狱中时,她苦苦哀求着父亲与阿姊能够高抬贵手,救救他,但是得到的却是父亲的避之门外,与那位高门贵妇的奚落冷嘲。
其实,她也是害死段润生的推手之一。
雁六受殷丽华指派,欲要杀了她而强逼段润生认下谋反之罪,但不知为何,那把剑没有挑破她的喉管,最终只是将她保养得宜的发髻削落,随意取了几支簪子便离去。
之后他便伏罪了。
罪官家眷本应流放或收宫,她被囚禁在那间不见天日的牢房中三个月后被放出。
那时她已经有些精神恍惚,身边唯一还活下来的旧人只有一个若霜。
她钝钝的向那穿着锦衣华服的王妃行礼谢恩,为什么要这样对她呢?她更本就什么也没有做啊。
闺中娴静守礼,出阁后依旧牢记殷家风骨,兢兢业业。
为什么要这样对她?为什么要带着那种高高在上的眼神看着她啊?为什么?
因为足够乖巧,所以便能视做待宰羔羊是吗?
因为身在高位便可以视人命为草芥是吗?
寒风吹过,夜深露重,裙摆已被露水微微润湿,殷月柔遣散丫鬟,独自往那高阁而上。
月光姣姣,越过高高的院墙,可以看见那被夜色笼罩的青山,此刻她的脑中什么也不想,却觉得前路漫漫,渺渺无望。
但她总是要活下去的,哪怕苟延残喘。
第二日醒来时晨鸡尚未报晓,刚过丑时。
因为未出阁便因意外而亡,不可入祖坟,殷思为殷丽华在闻朝寺寻了一块风水宝地,将她葬在那处,只望她泉下安宁,来世投一个好胎。
一切好似尘埃落定,那柄冷箭的来源依旧不明不白,形制别无一二,唯一可以认定的箭尾却遗失他处。
发现殷丽华中箭的仆人被逼问至死也没有从他口中套问出些有用的话来,最后的处置便是打杀了那些不得力的奴婢,死的死赶的赶,昔日里最为热闹富丽的梅苑,成了殷府人人避之不及禁地。
殷明勤因眼睁睁看着妹妹死在面前,几欲崩溃,最后匆匆投身军中,去了边疆。
王氏则是宛若行尸走肉一般,迷茫度日,在院内设下佛堂,日日为爱女祈福。
殷月柔除了每日对王氏请安,其他时间便关注着周家二位郎君的行动,发现了那周茂最近格外喜爱围猎,有时还会“不经意”的追赶猎物追至殷家猎场。
巧手芊芊,力度拿捏得刚好,殷月柔闭着双眼,感受着皮下筋骨的放松,“母亲吃午饭了吗?”她问。
若云摇摇头,缓缓按着她的肩颈,轻声说到:“听膳房所说,餐食送过去了,不到一刻便又退下来了,娘子要去看看吗?”
殷月柔摇摇头,止住若云的动作,坐起身,淡然道:“让母亲缓缓罢,去将我的书拿过来,明日还要去听先生授课。”
若云恭敬应下,转身离去。
窗外的景色已有秋日凋零颓靡之感,殷月柔吃下若霜才做好的枣泥糕,不在意的瞟看院内逐渐凋零的景色。
万物衰败,到真是叫人有些不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