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洪熙帝一看和卓身上的牌子,呦呵,阿礼的孙女。别说,这皇帝眼神贼着呢。离老远能看清阿礼两个字也是对阿礼非常关注了。
阿礼能承了副都统的职位真的是先帝的大恩典,洪熙帝一边想着一边开始问和卓,用的是汉语。
嗯,因为阿礼悲催的语言天赋,洪熙帝非常恶趣味的想看看阿礼的孙女是不是也不会说汉语。
没想到就听到了和卓的地道京腔。
洪熙帝眼一眯,想着阿礼字也认不太全,就问了和卓一句诗词。这句和卓倒是总听那丹珠说。就按照大傻子的原话答了。
洪熙这次可真是颇为惊讶了。一想阿礼家全都是武将,居然还能有人读书?还是个女孩儿?
洪熙又追问了读什么书,这次却换成了满语。和卓也是大实话。
“回皇上,奴婢没读过系统的,基本都是兄弟们闲暇之余教授的。”
其实和卓倒是想说的详细些,但是读的书都是汉文,怎么翻成满语没人教过啊。
洪熙点点头,这还有点阿礼家的作风。又问兄弟们是否参加了科举,这次又换成了蒙语。
和卓修饰了一下,“回皇上的话,奴婢的大哥曾是国子监的荫监生,现在已经开始为朝廷效力了。其余的兄弟还都在读书。”
洪熙点点头没说话。可是周围的人可是脸色各异。
皇帝向来讲究言之有物,言多必失。轻易不会与人闲聊,浪费口舌。就连准皇子妃,都没能让洪熙多开尊口。可这位秀女居然能够让洪熙帝问这么多?
和卓却是不知道这些的。只想着待会就能出宫回家,包袱昨晚上就收拾好了。
晚上批奏折时,洪熙帝今日看了这么多秀女也是很累。不过一想最后的和卓,突然抿嘴一笑。
身边的崔乘岸一看,可真是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皇上可从来都是不苟言笑的,上次见皇上眼神中透露出笑意的,可只有大皇子出生的时候啊。
崔乘岸一想今天皇上的行程,再一想最后破天荒和那个小秀女说的话,自觉摸着点门道儿。
作为皇帝,洪熙绝对是合格的,每天起得比鸡早睡的比鸡晚。看了看仍旧成堆的奏折,洪熙转过头,“崔乘岸,阿礼你有印象吗?”
“有的,皇上。”
“是啊,那可是个让人过目不忘的狠角色。哈哈哈哈哈。”
崔安达看着皇上笑的这么开心,也是罕见了。
“阿礼和先帝一起长大,据说从小脑子不够用。但是长得好,还有一身蛮力。关键是特别听皇阿玛的话。
所以就算他汉语说不利索,汉字不怎么会写,皇阿玛还是准了让他继承副都统的职位。”
洪熙喝了口茶,根本不在意有没有人听,就是突然回忆起了从前。
“阿礼的大儿子就是现在的禁军一等侍卫。和阿礼长得挺像的,但是总算汉语说得不错,听说现在阿礼的好些奏折都是老大替他写的。他们家老二老三我只记得都是武将。”
洪熙看着烛火,声音也低了:“一晃,朕都已经快四十了。阿礼的孙女都入宫选秀了。
当年阿礼还教过我们几个皇子骑射呢,不过教的一塌糊涂,皇阿玛气的把他赶走了。”
崔安达见缝插针的说,“皇上可正值壮年呢。”
洪熙帝总算喝完了茶,“阿礼的孙女,是叫和卓吧。”
“是的,皇上。” 崔乘岸一边说着,一边就把早就准备好的秀女资料呈了上来。
洪熙翻了翻,哦,是阿礼二儿子的女儿,哥哥叫那丹珠。
“今儿说了那么多话,就这个和卓不慌不忙,估计是随了阿礼。”洪熙心里说,不是处变不惊,而是根本什么都不明白。
很快,该赐婚的赐婚。该入宫的入宫。名单基本和之前大家私下里传的别无二致。
图门家根本没想那么多,大伯一房早就欢天喜地的准备嫁妆。和卓也和舒舒、和顺一起去吃了全鸭宴,那丹珠全程陪同。
乌雅氏一看大局已定,写信告诉丈夫赶紧的把舒舒定下来,等着自己回胶东就能直接办婚礼了。
然后就是让那丹珠出去买了好些东西,还亲自上阵定做了好些衣服首饰。
和卓看到亲娘来了,之前还准备各种清点库存等等的活儿就都不用干了,彻底来个大撒手。
每次选秀后都是结婚高峰期,好多东西都不好订呢。家里也就没什么人管着和卓。
和卓乐得轻松,今天差人买点百合居的点心,明天让人弄点用书坊的话本,小日子美滋滋。
舒舒和顺都要准备嫁妆,贸然拜访有点妨碍人家,和卓自得其乐一点也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