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山河变。3
可事到如今,这些问题似乎都没有意义了。
她也有她自己不败的骄傲,有她对感情不愿白白辜负而毫无保留的热烈情深。
“裴......”她开口想唤他名字,裴郁卿余光扫到光影,神色一凛,起身拉过她想将人护在身后。这么多年相处朝夕,他一个眼神她便能知道他在想什么,秦书没给他机会护她,反手推了他一把,回身挡在他身前,剑身直直刺入她心口,贯穿心脏。
北殿破军,信亲王领兵反攻,自后殿出兵,围剿太子禁军。将士振声冲破天际,夜色皆散。刀剑相交,厮杀反复。
秦书耳边声鸣,又似乎只听见了裴郁卿嘶声喊她啊珩。他后来再也没这么叫过她了,秦书整个人失重地朝后倒,落入熟悉的怀抱里。
裴郁卿抱着她,眼眶猩红,心口如刀绞,寒毒亦无此要他的命。他抱着怀里的人,月白衣衫被鲜血浸染一片,刺目如刀。
身后千军万马,他跪在月台上抱紧她,毒侵肺腑,几乎让他失了抱她的力气。裴郁卿忍着咳嗽,用尽气力搂着她,颤着嗓子哑声喊她,“阿珩......”
秦书在她怀里,只听得到他的声音,只听到他喊她阿珩。她连睁眼都有些费力,只想在他怀里好好睡一觉。
阿珩,纳兰令珩。
她此生竟还能听他这么喊她,天光破夜,将月色覆盖。破晓天际之间,她似乎又看到了多年前女儿节的宫宴上,裴郁卿手持徘徊,行至她身侧,嗓音温酒一般醉人,对她低眉俯身行礼:微臣裴郁卿,参见令珩公主。
那天他穿月白玄纹云袖袍,玉佩玲珑,徘徊娇艳,他身如玉树,怎不叫人动心。
漫天飞雪,天地皑皑。风雪席卷宫城,覆盖一切,洗净前尘。孤身月台之上,他们被白雪干净埋葬。
鸣声间似闻纳兰恸哭在喊阿姐。
千军破城,北殿大门沉合。
这一夜,太长了。
秦书浅浅勾唇,眼角滑下泪,用最后的力气对他说:裴郁卿,你是祸害。下辈子,别让我再遇见你了。
下辈子在太液池遇见我,便像他人一样擦肩而过,不要低眉称臣,让我此生再见不得月色。
第2章 山河故人 君子温其如玉,玉树临风。……
“殿下,殿下?”
马车颠簸缓缓,司音轻柔的声音将她从浅梦唤醒。秦书睁开眼,朦胧间眼眸明澈远望,是历经风雨的平静沉稳。
她自大雪纷飞的冬夜醒来,白茫散去,渐渐清明。
她还活着。
或者应该说是重新活了一回。
她死在了剑下,埋葬在黎明破晓前。
她后半生装了半辈子不在意他,临死的那一遭,算是全毁了......
她依稀记得当时他抱着她,似乎落了泪。
原想着大家一起死,一辈子无论是非对错,遗憾悔恨,都烟消云散。
却不想再醒来,竟是回来了。
在一切都还没有开始,都还来得及去改变的时候。
秦书思绪渐渐明晰,马车停稳,她抬手掀开帘子看了看,“到了?”
“嗯,到皇宫了。”司音说着,不忘再嘱咐道,“殿下,宫里不比外头,规矩多,你可千万多注意着些。特别是同陛下说话,千万不可以下犯上......”
秦书放下帘子,打断她,“司音,你越来越啰嗦了,比爹爹还能念叨。”
“只要殿下能听,属下甘愿被嫌弃。”
她说的一本正经,秦书不由失笑,伸了伸腰懒洋洋的起身道,“走吧。”
下了马车,她在宫门外站了一会儿,再仰目看着眼前威严阔辽的城门,朱墙红瓦,巍峨皇城,秦书心下始然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进宫一路由小径蜿蜒绕过御花园,秦书走的每一步脑海里都浮现着熟悉的场景。
今儿陛下破例召她进宫,无非是为了赐婚之事。
裴郁卿年纪轻轻便拜为上卿,年少有为,权术在于股掌,天子器重同时圣心不免忌惮。正因着是上卿这样的身份地位,才难为众人想起她这个鲜为人提及的宗室皇族。
她的身份,一来无非是为了制衡裴郁卿。他已是权压众臣,寻常婚事配不上,皇族宗师又太过。而她一个宗室出女,母亲乃皇族卫宁长公主,虽下嫁朝臣,可身份仍配得上,又无关皇室实权,更重要的是好掌控,由此天子之心方可安。
而更恰到好处的是,她同裴上卿早有婚约。秦书想到这个,不禁叹笑。
她如今重活一世,还要再走一遭原路吗……
从她醒来至今,这个问题想了许久。
她和裴郁卿,自那一天她彻底清楚自己毫无保留的热烈缱绻只能白白辜负时,他们之后朝夕相伴,便只谈君臣,再无夫妻。
上辈子她明知他愿意尚公主的不正理由,还是愿意嫁他。
小女儿心思在那个年华里无限美好,她有纯粹热烈的情爱,有放肆骄狂的心性。
她喜欢他,要定了他的人和心。可十几岁的小姑娘抱着非得到不可的骄傲,终究是输的一败涂地。
裴郁卿的确做到了他所承诺的话,他待她万般周全,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世人都道天作之合。
她那时年轻气盛,胸有成竹地等着他,给他时间,她信他总会成为她裙下之臣。直到他某天头一回醉的有些失态,同她圆房,醒来后却要喂她避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