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速之客(1/2)
世界本来是没有灯的,但后来有了。
有些灯是为了照亮别人,例如路灯。
有些灯只是为了照亮自己,例如广告霓虹灯。
有些灯照的是别人,为的却是自己,例如车头灯。
为别人亮的灯也好,为自己亮的灯也罢,喜欢的人自然喜欢,不喜欢的人不喜欢也很自然。
偷盗的人,偷情的人,住在霓虹灯对面的人,他们一定比撒旦更加渴望黑暗。
需要光明,因为光明驱逐黑暗,因为黑暗可怕。
其实,黑暗并不可怕,甚至无尽的黑暗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从光明走进了黑暗。
没有光明就没有黑暗。
其实,走进黑暗也不可怕,可怕的是黑暗中有可怕的东西。
那会是什么东西,谁也不知道,所以,可怕。
然而,即使在阳光下,该可怕的仍然可怕,可是,人们却以为不可怕了。
灯,代表光明,光明却什么也代表不了。
何厚仪又转了一个身,思绪万千,但没有任何一条是思考怎么才能入睡,他的头脑就像一个叛徒,与自己身体背道而驰。
其实他非常疲倦。
何厚仪足足挑衅了90分钟——这是引诱鬼魂出现的最佳方法——书上说的,他记得很清楚,一本叫做《恶灵附体与驱魔》的书,书名是他自己翻译的,作者约翰·尼古拉既是神学家又是神甫,在储藏着最多恶灵资料的梵蒂冈罗马教廷内赫赫有名。他用翻译软件,用字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猜测一个句子一个段落的意思从而读完了这本书,然后写了一个方案给童少波,希望出版社能够出版,但被直接否决了。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故事。”
童少波的原话,他一直记得。
挑衅的方法不多,书上记载的很少——因为鬼魂是暴戾的,稍微挑衅就会出现——骂脏话,叫嚣“你若真的存在就现身给我看看”、“我等着你来附我体”、“我有的是手段送你去该去的地方”,此外,摆放一些攻击性的物件,何厚仪选择了经书,当然他中式化过,经书是他从李跃武书房中拿出来的《周易》,又手写了几张“六字大明咒”和“九字真言”贴在墙壁门板等显眼位置。
他全部做了,一丝不苟地做了,而且轮番重复,直到隔壁房间的谢嘉实在忍不住,问他到底是挑衅恶灵还是挑衅她,他才停下,但恶灵没有出现。
何厚仪再次转了一个身,他觉得世界实在太玄妙,这个繁华闹市的大房子四周都是霓虹灯,躺在这里,能听到灯发出的声音,但却看不见。他租住的房子在6楼,没有电梯,依然选择6楼就是为了减少灯光污染,可现在,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头上有一块广告牌,就算是贴在公厕门板上那种广告,一条强而有力的阳物对着他也没有所谓。
“你睡了吗?”突然听到徐炜的声音。
“没有。”何厚仪回答道。
“我当然知道你没有,你转身的次数比你知道见鬼的方法还要多。”
这个比喻是故意的吗?何厚仪心想。
“我只是觉得躺在这里很奇怪。”
“你知道我现在的感觉是什么吗?”徐炜说,“躺在殡仪馆灵堂的棺材里,就等着别人来放一把火。”
这个比喻太绝了。
凌晨三点,二号房间的两位女子同样没有睡着,两人平时就是租住同一套房子,夜里总会跑到对方的房间里聊天,今晚彼此都默契地沉默着,她们担心徐炜的侦测器响了自己听不到,更担心当第三双眼睛盯着她们时另外三双眼睛没有发现。
四个诱饵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但终究是睡着了,醒来的时候,黑夜竟然已经过去,无梦,恶魔也没有出现。
今天是6月22日,若不是出版社的负责人通知他们暂时休假,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周末已经过去,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一个如此忙碌的假期。
众人收拾好影视基地,将喷火枪搬上车,再度前往别墅,休息的休息,轮值的轮值,查阅资料的继续查阅。
恶灵没有出现,何厚仪以为会有人提出非议,可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