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终章(下)187
两人便轮流讲了。
随着他们的讲诉,皇帝的心情也波澜起伏,仿佛从他人的经历中经历了另一种人生一般。
原来通灵神教教主九鸿就是他寻找了多年的皇叔上官候,原来上官候并非像外界传闻的那样被邪魔人士带走了,而是为了追随一个心爱的女人而离开皇宫,最后又为了救这个女人铤而走险,将被视为国宝的九天灵珠鼎偷走。
皇帝心里直慨叹,感叹自己居然没有想到会是上官候下的手,同时也感叹上官家居然出了一个如此痴情的人。
想到上官候最后一刻愿意将九天灵珠鼎完璧奉还,皇帝原本对他积攒的不满也烟消云散了,揉着额头说:“唉,这事真的不知该如何评论。”
外界若是得知,想必又会有无数的流言蜚语吧,但是上官候确实是偷过鼎,所以皇帝也不打算为了替上官候遮掩这个事实而编造故事,因此他说:“朕不会替他说话的。”
说着,皇帝朝上官瑜和宋棠看了一眼,见两人也露出了赞同的神色,便端正了坐姿道:“宋棠,既然你已经将九天灵珠鼎给找了回来,朕会遵守我们当初的约定,将所有因此事而受关押的人都释放,不过你阿爹出来之后是肯定不能再担任皇宫博物馆馆长一职了,但朕会给他安排个职位。”
宋棠只觉满心的欣慰和高兴,这近一年里,她紧绷着的心在此刻才敢完全地放松下来,于是立即朝皇帝跪下道:“臣女谢陛下隆恩!”
皇帝见她下跪的动作很利落,又想起她刚才进门时走路的姿态似乎也很自然,便好奇地问:“你的脚没事了?”
宋棠点头道:“没事了。”
她微笑道:“还真多亏了此趟查案。”
皇帝:“怎么说?”
上官瑜忙接话道:“我们在途中遇上了一位很厉害的大夫。”
皇帝定定地看了上官瑜良久,然后咧嘴一笑道:“哦,是吗?那可真是一趟值得的旅程啊。”
随即皇帝对宋棠说“朕会立即下发释放令,你今晚便可以跟家人团聚了。”
宋棠再次叩头谢恩。
皇帝说:“至于郭爱卿及其带领的查案组人员,朕会按照合约来处置。”
那就是他们得死。
宋棠忙说:“陛下,还请手下留情。”
然后她看向他说:“既然九天灵珠鼎已找到,就不要再让人因此而丢失性命了。方才在外头时臣女已打听过,知道他们在此案中已尽了力,请皇上饶他们一命。”
皇帝:“合约不是儿戏,该如何处置还得如何处置。”
宋棠:“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九天灵珠鼎回归之际,陛下开恩免他们一死也是陛下宽厚仁爱的体现,是件功德无量之事。再者,郭大人是难得的查案人才,其培养出来的手下也个个都是人才,留着他们对朝廷是大有用处的。”
她还是像当初见他那般口齿伶俐、思维缜密,温和的语气间流露着男子般的气度和不屈不挠。
皇帝想了想,笑了,道:“罢了,就依你之见吧。”
然后便让范仲通去传送释放令。
待范仲通领命出去后,皇帝对上官瑜和宋棠说:“你们先下去安置安置吧,明日晚上回皇宫来,朕宴请你们共进晚膳。”
两人赶忙叩谢,然后退了出去。
由于大牢里的人要释放的话手续比较繁琐,所以宋棠一时间还没法见到父亲,她便决定先去
明正大院接母亲。
上官瑜原本想先送她去了明正大院再去给皇太后请安的,但她不让,她不想他因为先忙她的事而怠慢了皇太后。
上官瑜便去了静园见皇太后。
从外面看,明正大院还和先前一样,只是或许是收到了释放令,此时里面一片欢呼声。
宋棠听着便觉得心里无比的踏实和满足,但她现在没有心情加入人群去庆祝,她只想早点见到母亲,于是她戴了顶低檐帽,由萧遥陪着快步往母亲所住的房间去。
但见房门由外面反锁着。
宋棠见了不由得心头一惊,立即向隔壁间的人打听,才得知她的母亲已于三天前病逝,母亲的贴身丫鬟桂香已调配到了同锁在这里的守馆员傅见明家去做丫鬟。
得知母亲已病逝,宋棠双腿一软,头脑一阵眩晕,忙扶住案几才没有倒下去。
她问:“我母亲过世的事我阿爹知道了么?”
邻居:“知道了,你阿爹向上头请示,得了两天假去为她物色墓地,并安葬了她。”
宋棠艰难地坐下,心里刀割般地疼。
她不是没有做好母亲有天会病逝的思想准备,毕竟她离开京城前母亲的身体就已经很差了,可是后来母亲跟父亲恢复了联系,从母亲来信的字里行间可以读到母亲对生的希望,她便侥幸地认为也许母亲在爱情和亲情的力量之下能熬得过去。
又想到自己与母亲最后一次见面时母亲对她说的话以及看她时的神情,宋棠便难过得不能自己。
她泪如雨下。
邻居见状便去通知了桂香。
桂香很快便来了,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说:“这是夫人让奴婢转交给你的。”
宋棠将信打开,见上面写道:
棠儿,见信如面。
这段日子里我经常梦见你回来了,梦里的你双脚完好,笑容满面,仿佛有天大的喜事要向我和你阿爹宣布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