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能言善辩朱允熥!(2/2)
朱允熥笑道:“兄长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之所以能猜道大唐皇子称帝,就是靠此事。”
“可想这螨元皇帝在我神州建国称帝时期,德不配位,暴.政与民,于是就遭到天下之人共诛共阀,而大唐皇帝曾经也是如此。”
“曾经隋朝皇帝杨广,剥削百姓,豪建水舟,荒淫后宫,惹的民生凋零,百姓苦不堪言。”
“此时大唐高祖皇帝,起兵为民,其中唯有二皇子李世民,所带瓦岗大军,所向霹雳战无不胜,因此打下大半大唐天下。”
“李二皇子,与功与德都配的上大唐太子之称。”
“我与大市之间说书与民,最近大批在明经商唐人,纷纷彻商回国,孙儿方才猜出,乃是李二皇子称帝为君。”
此时在殿内沉默许久的李善长,看着朱允熥欣慰道:“陛下,皇孙能言善辩,真是堪比市井说书先生了。”
朱元璋甚是满意的看向朱允熥。
房玄龄听见朱允熥一顿夸自己主子,自然也是非常欣喜搭话道:“与百姓亲近,听百姓民声,大明有皇孙,乃国之幸事。”
此时满堂中唯有朱允炆一人冷脸。
父亲朱标逝世,他是家中长子,而朱允熥是次子。
如若李世民真有此念头,朱元璋又有意将皇位传于朱允熥而并非他,他今后该如何立足于朝堂之上。
随即朱允炆便跳出来打破这欢愉:“二弟这番话,为兄认为虽有些道理,但不能成为李世民弑兄逼父的理由!”
“这天下有理,为立长不立贤,太子该谁做应当是唐高皇帝说的算,而李世民这样欺君罔上,弑杀血亲的人,怎配为君?”
朱允炆一番话瞬间冷了全场。
朱允熥毫不犹豫的上前反驳道:“李二皇子配不配为君,不应该是高皇帝说的算,而是百姓说的算!”
“皇爷爷常教导我们,为君者,为国为民,应当体恤民生。”
“若李二皇子不配为大唐国君,怕如今整个大唐境内,已经是硝烟四起,诸侯起兵,讨逆勤王了!”
“而如今如何?各地藩王纷纷祝贺,百姓欢愉,百官俯首,这足以证明,李二皇子,配的上大唐皇帝之位!如若李二皇子不去争夺这皇帝之位,让德不配位者称帝为君,反而害苦了天下百姓。”
朱允熥的一番话,使身后的房玄龄连连点头称赞。
在房玄龄看来,眼前的朱允熥无论学识还是品行,都远远胜于兄长朱允炆。
重要的是朱允熥支持李世民登基为帝,既然是和亲,自然要找与自己志向相同之人!
朱元璋心中欢喜,不曾想眼前的皇孙竟如此通透。
“咱孙儿说的有道理,抛开传统旧俗,世代帝王都以体恤百姓,为国为民为主。”
“若德不配位之人登上帝王之位,迟早会被推翻,最后苦的还是百姓。”
“若是咱大明出了昏君佞臣,所有藩王都能起兵勤王,善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李善长回礼道:“定是,如果仅仅是为立长而弃贤,如此国作难得久远。”
旁边的房玄龄也连连称赞:“大明洪武皇帝果然圣明!”
“好了,都莫溜须拍马。咱和大唐皇帝一样,都是压迫之人出兵反抗。”朱元璋挥挥袖袍:“既然大唐诚心与大明和亲,咱便应了这亲事,不知大唐是否已有和亲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