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宋祁篇171
“比如这篇天问说,我便仔细读过。天问一说不再问天, 却在问人。”
宋祁发现对面少女眉骨扬了扬,说到自己擅长的地方的时候总是神采飞扬。
好像在发光一样。
“你想问什么?问你为何乡试第一却无法进京赶考?问你为何所写策论却成了尚书之子的答卷?”
“还有这篇宋乡居。”魏长宁又抽出两张来, 看起来对这些十分熟悉得样子。
“你写自己家乡富庶,百姓安居乐业,为官从政者清正廉洁, 简直如世外桃源一般。”
“可事实上呢?本殿下亲自去看了,宋乡贫困,百姓民不聊生,当地官员肆意敛财,根本和你所写的无一相同。”
书册不轻不重地拍打在手上,魏长宁笑吟吟地看着宋祁,一副胸有成足的样子。
“写天问是为我自己而言,写宋乡是为百姓呼声。”
翻开一张张薄薄纸片,宋祁彷佛看见了自己当年如何在昏黑残灯之下笔耕不辍。
他怀着热血与壮志,以贫寒之身,不惜为黎民奉献一切。
可是黎民好像不需要他,不然他为何至今也只能在县衙做一个无关紧要的眷抄工作。
“要不然跟本殿下混?”魏长宁吹了个口哨,娉娉少女此刻脸上居然出现了些不羁神情来。
“如今虽不能允你些什么,但再给我几年,江山朝政,我让你指手。”
宋祁仰头看向魏长宁,她一对细眉穿云入鬓,一双眼睛里头是难掩的熠熠光辉。
“我不是要招纳你,我只是欣赏你的才华。”
话已至此,宋祁一挥衣摆麻布衣裳打在地上,他单膝跪地,面上是从未有过的郑重。
“微臣愿为魏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他说的是魏国,许诺的也是魏国。
这是他心中坚定了二十余年的信念。
魏长宁也兑现了她的诺言,当宋祁穿上绛紫官府,面色如常地走在魏国皇宫的每一条道路上,他却总是会想起过往的自己。
那个满身泥泞,差点要为世俗折腰的自己。
“批好的折子都呈送给魏长宁吧。”
深夜灯影重重,宋祁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将一叠叠奏章分为两份,分别放在一侧的木盒中,
“既然长公主说了这些全权交给大人您负责,您为何又要再送还给她呢?”
太傅府并不大,小小一间屋子声音说的无论多小,都能顷刻间传遍整个房间。
宋祁吹灭桌前的几盏明灯,只留下了照明的一盏灯。
他节俭惯了。
能用上这许多灯油,也是魏长宁天天嚷着喊着不许他提前熬坏了眼睛,
她有时候真像个小孩子。
不过大部分时候,还是个杀伐果断的筹谋者。
比如榨干他每一丝价值,让他殚精竭虑地去处理魏国大大小小的事宜。
宋祁有时候真想问问魏长宁,诺大的事情全部交付给他,难道她真的一点担忧也没有吗?
他刚入宫闱,那时候只怀着满心的浩然之气,尚且不懂这些阴暗争斗。
如今见得多了,倒是知道了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么可笑。
一个毫无根基的平民,又哪里会掀起什么风浪呢?
“这里头的都送给陛下。”
小厮吃力地拎起两个厚厚的箱子,有些不明白自家大人为何要吃力不讨好地再眷抄一份。
“不必多言,这天下毕竟还是陛下的。”
宋祁轻叹一声,再过些日子,他也该劝魏长宁松些权给陛下了。
如今新帝继位,魏国的朝政总不能还是由她把持着。
宋祁正思忖着,却见黑影中缓缓走出一个人影来。
“宋大人,太妃娘娘有请。”
尖细的嗓音自身后传来,宋祁微不可见地皱了皱自己的眉头。他素来是不喜深宫之事,可他心里也明白。
做官做到了这个地步,又哪里能不掺和一些。
“宋大人来了。”
已是深夜,温太妃却还颇有闲情逸致的挑着刚刚摘下的新鲜瓜果来尝。
如今她也算是得意,新帝登基,她沾了生育陛下的光,加上自己的女儿又把持着朝政,温家这一辈又出了个少年丞相温景容,最近的日子自然是风光无限。
“当初你高中状元,还是本宫亲自跟陛下举荐了你。”温太妃眉眼柔和,岁月彷佛在她脸上并未留下痕迹。
她看向人的时候一双眼睛如清水一般软和,让人生不出敌意来。
新鲜水润的瓜果被递到宋祁面前,温太妃笑了笑,见他未曾去吃,倒也不在意,只是道:“我那时便很中意你。”
“现在也很中意你。”
晶莹剔透的玉佩递到宋祁的手中,冰凉触感让他为之一振。
他抬头去看温太妃,看这个在后宫中打磨了半生的妇人。
她画着细细的眉毛,魏长宁的眉眼与她有三分相似,不过相同的轮廓,二人却是完全不一样的神态。
“宋太傅可愿迎娶长宁为妻?”
温太妃着意加重了“娶妻”二字,宋祁何许人也,又岂会听不明白。
温太妃并不想让他入公主府做一小小驸马。
而是让他夺了魏长宁的权,将她迎娶入宋府。
“长宁是个有手段的,但终究是个女子。宋大人也不愿意看见自己心爱的女子日日在外奔波忙碌,甚至有性命之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