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044 收敛钱财118
安宁侯此举,无疑说明章州官银失窃和兵部有关。
甭管兵部有没有监守自盗,嘉祥帝那关怕不好过。
果不其然,老管家信里说,贤妃无端发作宫女,皇上称贤妃不贤,降为嫔妃,早朝时让叶阁老好好教府里晚辈,叶阁老受不住,回府就病了。
至于安宁侯,皇上似乎很不待见他,上次因霍权求情保住爵位,这次真没了。
因这桩事,朝堂人心惶惶,这个年清净了很多。
念信的仍是聂煜,他满脸带着崇拜,就差没吆喝欢呼老管家厉害之类的话了,他把信来回看了两遍,跃跃欲试道,“要不要给老管家回信,煜儿能给老管家写信吗?”
有的事老管家没说清楚,比如李恒设埋伏的事怎么样了,老管家有没有派人去。
“老管家事务繁忙,你回信可以,别给老管家添麻烦就行。”霍权说的麻烦是怕聂煜心血来潮让老管家花钱收买城里说话先生,大肆宣扬他的好,德不配位,他心虚得慌。
聂煜点头如捣蒜,“保证不给老管家添乱。”
聂煜的字大如箩筐,等他慢悠悠把信写好装进信封,信封撑得胀鼓鼓的,蜜蜡涂了好几遍,聂煜有些懊恼,他还有好多事情没交代呢,真要全写进信里,不得用好几个信封,把信送走的聂煜坚定了一个想法,“爹爹,我要写小字。”
“慢慢来。”提到读书写字,霍权最多的就是别着急慢慢来,聂煜说好,再练字,他刻意缩短笔画,握笔力道轻重不稳,有些字糊得认不出来,他看冬盛记账写的也是小字,可一笔一画可清楚了,他拿起纸,与霍权说要去找冬盛。
霍权在看韩风送来的折子,头也不抬道,“去吧。”
他前脚走,后脚御史们就成了病秧子,各地送进京的奏折多,韩风从中选出事态严重的就差人沿途送来,霍权看后,没问题的就盖上官印。
离京前,他把御史台的官印也带走了。
故而远在千里之外,霍权仍知道朝堂动静...
他们在客栈住到初八,初八早上,动身去章州,章州官员听到风声,早早在城门口等着,章州知府姓钱,长相斯斯文文的,穿着件竹青色的长袍,看穿着是个清雅朴素的人,旁边站着几位身穿官服的男子,气质算不上好,但还算和善,不像大奸大恶的人。
地方官员如此,应该做不出贿赂之事。
霍权正欲松口气,只看钱知府微微侧身,半边眉头微微上扬着,语带惊喜,“恭迎御史大人,大人,你看...”
定睛望去,霍权身形微僵。
几人身后,四个官差围着个木箱子,箱子里的物件闪闪发亮,似要闪瞎人的眼,钱知府沾沾自喜地俯首,“大人可喜欢。”
“喜欢,喜欢得很。”冬盛已举起金算盘,啧啧称奇地走近木箱,算盘又开始噼里啪啦地响,反应慢半拍的秦宁也躬身跑上前去,一箱子银子衬得秦宁油光满面,霍权扶额,“我奉命前来追查官银被劫之事,在公言公,钱知府还是把这些收回去吧。”
从京城到章州,这是霍权第一次明确地拒绝官员贿赂。
冬盛沉迷算账一时没回过神来,秦宁则向听到什么惊天噩耗,痛苦地转身看着霍权,粗糙的手拍着箱子边缘,声音激动地沙哑,“大人,你看看,你仔细看看。”
银子啊,散发着崭新色泽的银子,聂大人竟说不要?
开什么玩笑。
霍权面不改色,“钱知府收回去吧。”
这下不止秦宁,拨算盘的冬盛也停下动作看了过来,狭长的眼眸闪烁着意味深长的光,霍权深吸口气,又说了一遍。
钱知府懵了,看看左右两侧的属下,小步走向霍权,捂着嘴巴说,“别看是银子做的,整个大昭,恐怕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了。”
章州产银矿,银子做的头饰首饰甚是有名,这一箱子物件,是章州几十名工匠熬了好几个通宵赶制出来的,工艺不比贡品逊色,这行人,冬青是最了解自家大人的,大人不收的礼,要么太轻了,要么送礼背后牵涉到他讨厌的人。
韩风花钱买官印就是如此。
最开始大人嫌钱少,不肯借官印,后来发现韩风借官印是对付赵梁,那个买通乞丐去聂家铺子闹事的人,大人直接不收钱就把官印借给韩风了。
收钱这方面,大人是极有原则的。
冬青上前打圆场道,“大人舟车劳顿有些累了,一切等安顿好再说吧。”
钱知府忙不迭点头,邀请霍权去衙门住。
衙门后边就是宅子,听说朝廷派了钦差大臣来查官银之事,钱知府早早把宅子收拾了干净,翻新不说,还种了些应景的花草。
这个时节,竟有桂花开着。
香味不及秋天的桂花香气重,却也算一道风景。
院里还有几个丫鬟婆子,婆子就罢了,丫鬟个个身形曼妙,貌美如花,钱知府身边的人看了两眼就脚步发软,耳根发烫,恨不得立刻倒地睡觉的色迷样委实叫人嗤之以鼻,霍权正了正色,“我带着小厮,这些就打发了吧。”
美人误事。
霍权不敢乱来。
聂煜更是进门后就冷着脸,磨牙催促,“还不赶紧滚,想死是不是?”
霍权:“......”
聂煜呲着牙,眼眸上翻,明显不喜欢这几个丫鬟,聂煜这孩子,心性早熟,对女人敌意极大,也不知是否曾吃过亏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