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214

  司机师傅愣怔了会儿,“你说老城区?”

  言忱不知道什么老城区,她那会儿在的时候北望还不这么喊,于是又描述地详细了些,“格子街72号的那个罐头厂,南边是徐福乐大超市。”

  “你说那儿啊。”司机师傅笑着说:“你这多久没回来了?徐福乐早就倒闭了,那边盖了综合性商场。”

  言忱点头:“是很多年了。”随后又问:“旧工厂呢?还在吗?”

  “在。”司机师傅转手去帮她拎吉他,言忱却说:“我自己来。”

  “上车吧,我送你过去。”司机师傅一边往车里走一边问:“这大晚上的你去那儿做什么啊?那边几条街都快拆了,现在政丨府在批那块地,批下来就要推了盖新楼。”

  言忱坐在车后排,把车窗开了一半,雪花顺着风的方向落在她的白色羽绒服上,声音愈发低,“那边有个亲戚。”

  司机师傅开车以后和她闲聊了起来,问她在哪里工作,离开北望几年了,知道她七年没回来,经过一个地方就要给她介绍一下。

  这几年北望的变化极大。

  因为离北城近,北城发展的时候捎上了北望,不过几年,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路边的所有大型建筑物,言忱几乎都不认识。

  只有拐过马蹄街的时候,她看到了北望一中。

  一中对面的那条小吃街早已不知所踪,倒是旁边全都盖起了苍蝇小馆,这会儿在夜里闪着各色各样的光。

  一中门口的大石头还在,上边仍旧是初代校长题的字:北望一中。

  下边那一行小字已经磨得看不见,言忱还记得,原来那上边写着:今朝你以一中为荣,明日一中以你为荣。

  一中的校门倒是有些破落了,一点儿气势也没。

  司机师傅见她看得出神,笑着介绍道:“现在一中不行啦,五年前北城名校的校长建了个振兴中学,第一年就有人拿了状元,之后升学率越来越高,大家挤破头都想把学校送进去,一中生源越来越差,去年本科升学率只有40%。”

  北望是个教育大省。

  言忱记得她高考那年,一中的本科升学率是82%,在全国都是很傲人的成绩。

  但现在一中已经不复当年傲气。

  车子平缓地行驶在熟悉又陌生的街道。

  言忱当初离开北望时想,这辈子都不要回到这个地方。

  但没想到出了事,第一个想来的地方竟然是这里。

  从火车站到格子街,一共走了半个小时,这会儿天已经透出了蒙蒙光亮,但只是远处天边刚翻起来的一丝白,像从茫茫白色的大地上映出来似的,

  言忱没问多少钱,从钱包里拿了张一百出来递给司机,“谢谢您,不用找了。”

  “用不了这么多,一共52。”师傅说什么都要给她找钱,言忱却说,“您出夜车的辛苦费。”

  司机师傅却硬从车里找到50块钱递给她,“谁挣钱都不容易,小姑娘路上小心啊,那旧工厂闹鬼。”越说越不放心,干脆打开了双闪,“要不我把你往前再送送,送到你亲戚家门口。”

  “没事儿,我自己找吧。”言忱说:“您路上小心。”

  说完以后双手揣兜,背着吉他往幽长的小巷里走去。

  破败的旧工厂是这一带最高的建筑,在一众平房里显得格外突出。

  这条路还保留了原有样貌,这是一路走来,言忱最熟悉的地方,这条巷子她走了十三年。

  关于这条巷子的记忆刻在了脑海最深处,只要站上这片土地,无论是下雨下雪,还是白天黑夜,她的脚步都会自动帮她丈量这片土地,指引她去想去的地方。

  路灯昏黄,连人们养的狗都在休养生息,一路走来回头望,这条白茫茫的路上只有她一个人的脚印。

  她来到旧工厂前,在外边站了许久,一直站到远处天边翻出了鱼肚白,她才走进去。

  这旧工厂对她来说就是第二个家。

  从七岁发现了这个地方,她时常站在旧工厂的天台上眺望,她会想,北望以外的地方是什么呢?是山还是海?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是美梦还是噩梦?

  远处很亮,让她很向往,所以她想好好读书,考外边的大学。

  她要填最南的城市,逃离这座噩梦一般的城市。

  但后来什么都没了。

  旧工厂天台上一如既往地破败。

  各种木板在上边凌乱放着,角落里是四散的酒瓶烟头,上边覆了一层白雪。

  在她走后,这里应当还成为过很多人的秘密基地。

  她把吉他放在地上倚住木板,往前走了几步眺望远方。

  太阳缓缓从地平线上升起,金色慢慢越过黑色,泛着淡红色的太阳光照在人脸上,白雪仍旧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地上。

  言忱摘了耳机放进兜里,听着这座城市缓慢苏醒。

  先是有老旧的木门被推开,然后有自行车、电动车声响,急促的刹闸声让轮胎划过地面,小商贩的叫卖声在小巷里响起,走街叫卖的人不多,但声音足够亮。

  在所有的声音里,言忱最喜欢的就是狗叫声。

  一声又一声的狗吠让整座城市都焕发了生机。

  她席地而坐,白色的羽绒服上落在雪地上也无所谓,闭上眼享受这难得的喧嚣。

  手机早就开了飞行模式,她谁都不想理,只想安安静静的。

第66章21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反骨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反骨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