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御姐的古装到底有多惊艳(1/2)
周一早上,神曲《我不是黄蓉》开始霸榜。
所谓神曲,就是旋律洗脑,歌词魔性。
要想让一首歌成为大众接受度很广的神曲,首先歌词不能太晦涩难懂,并且要有经典旋律的重复。
《我不是黄蓉》这首歌做到了,重复不断的节奏与歌词正好符合。
这首歌甚至不用多听,只要稍微认真听过一遍,就会受到这首歌的影响,至于这种影响是好是坏,歌曲演唱者甜歌天使天星第一号曹吹都感到汗颜。
她可以列出这首歌的许多优点,曲风欢快、词曲直白,演唱者长得可爱,舞又跳得好,具备有流行歌曲最基本的元素。
但最致命的弱点是这首歌洗脑魔性的同事,夸张廉价感却也显露无疑。
褪去这层神曲的外衣,其实这首歌没什么内涵,属于那种不值得品位和回味的类型,可以毫无悬念的划入口水歌种类。
不过网上舆论比较诡异,对这首歌的评价迅速转向两个极端。
对于普通观众歌迷来说,大部分人听歌还是为了放松,很少有人去分析歌曲中用到了什么样高难度的演唱技术,创作背景又有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
甚至艺术含量有多高,普通人也不怎么在乎。
歌嘛,能听,好听就行了。
就好比大多数顾客到餐馆吃饭,看重的是菜品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填饱肚子。
而不是厨师做了一盘地三鲜,要考虑土豆切之前圆不圆,青椒是不是施农家肥长大的,茄子正不正经。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乐坛的同行们对《我不是黄蓉》很失望,已经不是艺术含量高低的问题了,而是这首歌就没什么艺术含量。
甚至有很多之前对曹满感官良好的同行很想指着他的鼻子质问:你写这首口水歌的目的是什么?受谁指使?
这种突兀之间风格的变化在所有同行看来都解释不通。
作为一个原创歌手,曹满之前的作品能很好地在艺术性和娱乐性之间达到完美平衡,有口碑更有销量,现在怎么说堕落就堕落了。
一首歌能不能在市场上活下来,歌迷说了算,但活的精不精彩,同行们有很大的话语权。
评论对演唱者唐梦晨很宽容,一来这首歌旋律简单,不需要太多的技巧,甜美的嗓音加上中规中矩的唱功,再配合出彩的舞姿和现场舞台效果,演绎的很出彩。
但对曹满这个词曲创作者,评论很苛刻。
今天常薇有一个通告,去年参演的一部影片入围了今年玉兰电影节观众票选最受欢迎电影提名,她要配合导演组出席在绿岛酒店举办的影迷观影会。
绿岛酒店多功能会议厅已经布置成临时影院,观众席第二排,常薇刷着微博,表情越来越揶揄。
“同行们似乎对你今后的艺术道路比较担心。”
昨天晚上在天空卫视《偶像来了》节目录制现场回来,曹满就关掉了微博通知,他预料到这首歌一出来,肯定会有争议。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顶着天才原创歌手偌大的名头,只要稍微让人失望,争议肯定就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