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166
今年的冬日比以往都要冷上不少,附近县城总能传来有人被冻死的消息。
苏梧每次听到都会莫名地感到悲凉,在这个时代人命真的是最不值钱的,底层的人每日辛苦地活着,却终究还是输在了天气上。
今年逃难的人比往年还要多上不少,县城内来了一批又一批的难民,县太爷这几日都快愁死了。
关于如何安置这批难民,按照以往来说愿意卖身的交给牙子,不愿意卖身的就看看谁家招人便介绍过去。
只是这次人有些多,上一批的才刚解决,这一批就又来了,也不知道是谁同县太爷透露说苏家正在招人,县太爷隔日便亲自来去了苏家。
苏梧知道消息的时候县太爷都已经到了他们家门口,他连忙将人迎进去。
粱宿县的县太爷名叫张栋值,清伍年间的举人,听说因不习惯朝中的尔虞我诈,便主动调离到了如今的县城内。
来到县城后为当地的百姓做了不少的事情,当地的百姓对他都十分的信任。
苏梧并不知道他是为何而来的,担心自己会说错话便将魏崇凌叫了过来。
旁边的师爷看二人见了县官居然不下跪,脸色有些难看:“见了县官为何不跪?”
“啊?”苏梧有些懵,随后突然反应过来,这是在古代,遇到官员他这种平民百姓是要下跪的。
大丈夫能伸能屈,这可不是在现代,从小到大教育他的上跪天地下跪父母的理念并不适合用在这里。
想着他的双腿便准备弯曲下跪,可腿都还没跪下去,魏崇凌一把将他拉起来。
苏梧疑惑的回头看向他,却只见魏崇凌对他摇摇头。
一旁的师爷看两人如此的目无章法,上前就想要替县太爷训斥二人:“你二人简直胆大……”
话还没说完,张栋值伸手挡住了师爷:“莫要如此冲动,他们不跪也并无大碍。”
师爷叹了口气,他们的县太爷总是如此软弱,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啊。
不是他张栋值软弱,而是他隐约知道魏崇凌并非是普通村民那么简单,能做张辅颐的学生,哪一个是简单的人物,如今不用他跪地,他便已经很是庆幸了。
既然县太爷都发话了,苏梧也就顺着台阶下去:“谢县爷免礼。”
回头看向魏崇凌还傻站在那儿,连忙用手肘怼了他一下,魏崇凌这才抬手作揖。
张栋值对魏崇凌的敷衍并不在意,等下人将茶添好,他才开口说出了这次来的目的。
“听说你们厂子正在招人,不知道可否能将县城的那些难民招入厂内,当然,我定会给你挑选那些勤快又老实之人。”
听到难民涌入的时候,苏梧想过这件事情,只是魏崇凌同他说过,这难民虽可怜,可终究一路过来多少都会沾染一些坏毛病,这些坏毛病有些很难改掉,会给他们带来不少麻烦。
就连牙子收难民后都还得驯化一段时间才能将他们出售,当然肯定是还有一些老实之人,只是那些都是少数。
张栋值见苏梧在犹豫,他其实心里清楚知道他们在犹豫什么,这些年县城内来来往往不少的难民,难民身上的那些毛病他也是知道的。
“如果你愿意解决一部分的难民,人你们随便选,我们县衙后期可以不定期来敲打敲打他们,定不会让他们犯事。”
既然有县衙给他兜底,那这件事情也并非不能考虑。
“这是件大事,此时我并不能立刻做决定,今日我们讨论一番,明日给您回话如何?”
张栋值见他神情,便知道他已经在考虑这件事了,他们是来求人的,也不能真端着县官的架子逼迫他做这件事,点到为止等结果便是。
师爷离开后就同张栋值吐槽了一路,句句都在说这苏家不太懂事,县官都亲自到他们家了,还如此的推三阻四简直太不像话。
张栋值双手撑着头,眼睛盯着对面的师爷。
师爷已经跟了他五年了,这五年内一直都勤勤恳恳,不该说的从来不说,不该做的从来不做,是何时变的如此不知分寸的。
看来真是往日太过放纵他了,或许师爷年纪大了该回家颐养天年了。
县衙的车离开后,苏梧便同魏崇凌商量起这件事,家中确实缺人,而且缺很多人,将逃难来的一半难民都招入厂内也不是不行,只是还是那个老问题,管教的问题。
“管教的事情不必为难,教给嬷嬷便好,嬷嬷是从宫中出来的,□□人有自己的一套办法。”魏崇凌将苏梧的手放在自己的掌心中。
苏梧连忙摇头:“不行,嬷嬷都多大年纪了,何必让她操劳这些。”